新能源汽车起火有多少时间逃生-新能源汽车起火如何灭火

tamoadmin 0
  1. 海口世纪大桥下一新能源车着火,汽车着火司机第一时间该做什么?
  2.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电池会爆炸吗?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3. 电动汽车突然“爆炸”!专家:起火不能全怪电池
  4. 为什么新能源车碰撞起火,很难生还?
  5. 现实中的小汽车

每当问起为什么不选择新能源汽车这个问题,总能得到几乎相同的答案:充电慢、价格高、实际体验不如燃油车、残值率低下、以及还有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不安全"。

这个所谓的不安全就包括新能源汽车太容易火了,"火"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火,新能源车型因为自燃这受到了尤其多的诟病。

随便在某个搜索引擎上输入汽车自燃,新能源车型自燃的新闻绝对是要盖过燃油车自燃的新闻的。

新能源汽车起火有多少时间逃生-新能源汽车起火如何灭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统燃油车自燃的少吗,并不少,只是媒体人为了流量总得找些博人眼球的话题来吸引读者,燃油车自燃和新能源车型自燃,后者自然是更具话题度,就像是一有女司机出事故,新闻的标题总得带上性别,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很多消费者在这些kol铺天盖地的***中,潜移默化的就认为新能源车型好像是更容易火一点,至于理性和辩证,早已烟消云散了。

可真是情况又是怎样,新能源车型真的容易自燃吗?

01?权威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真不容易火

9月20日,在2020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针对新能源汽车起火这问题进行了说明: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概率只有万分之0.49;2020年这一概率进步下降到万分之0.26。

而同期燃油车的自然率达到多少呢?万分之1-2,起火概率是新能源车型的2-4倍。

这一结论与大众的认知大相径庭,也算是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正了名,更有意思的是,这组数据来源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真实性和权威性都毋庸置疑。

很多读者可能是第一次知道我国还有这么一个平台,其实早在2017年2月就已经开始运营了,目的就是实时监控新能源整车运行安全状态、行驶里程和充电量,整车和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故障等信息。

截止到9月14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已经接入347万辆车,总里程数高达1623亿公里,日均累计行驶里程达到了1.3亿公里。

02大品牌更安全,充电并非自燃高发时段

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还能得到更多可能颠覆你认知的信息,比如特斯拉汽车的自燃概率是高于国内其他新能源车型的。

根据新能源车监管平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的新能源车每行驶4.47亿公里,才会发生一起自燃事故,而特斯拉平均每2.8亿公里的里程就会发生一次着火事故。

所以一味的贬低国内新能源汽车绝对是非蠢既坏,而从起火的时间来看,特斯拉自燃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包括电池老化、设计缺陷、BMS系统故障、撞击等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斯拉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但根据数据显示,大型车企车辆自燃的概率还是要低于小品牌的,它们的产品设计往往更加合理,生产流程也更加规范。

此外,大家潜意识里认为的纯电动车型在充电过程更容易发生自燃事故也不正确,因为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自燃风险,在有记录的纯动车自燃中,静置状态占比31.4%,行驶状态40%,充电状态17.1%,未知状态11.4%。

03新能源车型起火概率低,但并不意味更安全

宏观来看,新能源车型的起火概率比传统燃油车更低,但着并不意味新能源车型就更安全。回顾国内的新能源车型起火,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车型自燃有几大特点:一个是极快,一个是猛烈。

而传统燃油车起火,一般是从车头开始蔓延,但由于防火墙的存在,火势不会迅速侵入乘员舱,会留给乘员足够的逃生时间,但新能源车型由于电池内部化学反应非常快,所以留给乘员反应的时间并不多。

所以这就和飞机与汽车谁更安全一个道理,虽然飞机的事故率远远低于汽车,但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就是特别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家也有强制标准,要求新能源车型必须有电池系统热报警信号,同时明确了电池单体?"失控"后,必须要在5分钟以内不发生任何的起火爆炸,以便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

写在最后:

诚然,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后也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每一个新兴技术想要变得成熟,都需要经过这个阶段,到现在还一味的给新能源汽车抹黑的,既不道德也不仗义,同时也希望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多点包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海口世纪大桥下一新能源车着火,汽车着火司机第一时间该做什么?

近日在上海一辆电动汽车在高架上发生自燃,而令人诧异的是这辆电动汽车是市民刚提车不到10天的新车,虽然消防队员及时赶到,但是车辆已经完全烧毁。

当前,国家正在贯彻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战略,对新能源汽车也是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随着汽油价格的飘忽不定,出行限号这些情况,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新能源汽车,一来是可以享受的补贴,二来是能节省下不少的油费,为的也是鼓励更多车主能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也因此在小区和商业体停车场都增添了可供充电的充电桩,才使得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如今越来越多人信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购买电动车,而就在近日有车主买了不到10天的新能源车就在上海的高架桥上发生了自燃,而车主致电涉事品牌方,4S店居然告知车主在车里等待,这一说法让人瞠目结舌。汽车在起火之后,首先应该立即拨打119通知消防队到场处理,以免发生更严重的事故。在起火后,车门也有可能会打不开,车内人员需要从车窗逃生,这时车内如果没有配备安全锤,就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如果人还留在车内,很容易被被呛伤或灼伤呼吸道,而如果身上的衣裤被引燃,还会造成皮肤灼伤烧伤等情况。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迅速逃离车内才对,如来不及,也不要乱跑,可以就地打滚将火压灭,其他人员则用衣物拍打、捂盖火苗,不要用灭火器朝着火者乱喷。

我觉得在此中,我们更应该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而这个4S店的人告知在车内等着的说法很明显也是缺乏安全意识,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把安全摆在第一位。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电池会爆炸吗?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汽车着火司机第一时间应该靠边停车,迅速熄火,拔下钥匙,让乘客下车,取出灭火器进行灭火。如果无法控制火势,赶紧拨打报警电话,撤离到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一、汽车着火,司机要赶紧靠边停车

如果在路上汽车发生了着火,多半是因为漏油或者电线短路造成的,这时候要做的事情是赶紧靠边停车。当我们行车在路上闻到很浓的油味或者焦皮味的时候,就要赶紧停车了。当我们遇见这些突发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能保持冷静,越是能得到及时处理。

二、迅速熄火,拔下钥匙

火灾的发生通常就在一瞬间,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千万不要慌乱,赶紧熄火,迅速的拔下钥匙,赶紧下车。如果车上还有其他的乘客,千万不要丢下他们,顾着自己逃生,一定要喊其他的乘客赶紧下车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很多人看到着火了,心里就特别着急,来不及熄火,就跑下了车,这样做就会引起更加严重的情况发生,比如汽车爆炸等等。正确的方法就是当看见汽车着火以后,迅速熄火拔下钥匙,赶紧下车。

三、取出车里的灭火器,赶紧灭火

每辆私家车上都会配备一个小型的灭火器,这是为了安全考虑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如何来使用灭火器,以备不时之需,每天都有可能会发生意外,所以在意外来临之前,要学会如何去应对意外。如果看见汽车着火了,就要迅速地取出车里的灭火器,打开汽车的机器盖,只要开一个小缝就可以了,避免火势变大,朝机器盖里喷泡沫进行灭火处理。如果无法控制火势,就要及时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拨打报警电话,等待消防队员来处理。

电动汽车突然“爆炸”!专家:起火不能全怪电池

新能源 汽车 的电能来源是锂电池,目前大多数车型都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遭遇外力破坏后会剧烈燃烧,但是因为车上并没有油箱,没有燃油的情况下车辆也只是自燃而已,而不是爆燃也不会发生二次爆炸。

虽然不会爆炸,但是燃烧的速度非常快,

几分钟就可以把一辆车烧毁。因此新能源 汽车 一旦燃烧,没有任何救下来的可能。

但是新能源汽并没有事故引发爆炸的案例。原因就是锂电池没有爆炸的条件,事故中锂电池会剧烈燃烧,把整辆车烧毁为止。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点就是容量密度高,而且容量密度还在不断刷新,只有密度上去了续航能力才能提上去。因此锂电池发展的方向就是不断的提高容量密度,那么锂电池为什么会自燃呢?我们看一下锂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锂电池结构与电解电容高度相似: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中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绝缘片构成。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紧紧的卷在一起,就像电容一样一层层的缠绕在一起,层与层之间由隔膜绝缘,外壳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电解液外漏,电池芯整体泡在电解液中。我们再看一下锂电池工作原理:

充电时

锂离子从正极脱出,通过电解液进入到负极板中,此时负极材料富锂,正极材料脱锂,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负极,以确保电荷的平衡。 放电时正好相反,锂离子从负极逸出,经电解液进入到正极内,正极富锂。当电池有异物刺破后,例如***。这时候就相当于在电池内部直接把正负极短路,锂电池短路电流非常大,因此会从电池内部开始剧烈的燃烧:

电池刺破

后剧烈燃烧是锂电池固有的缺点,目前比亚迪的铁锂电池做的比较好。

其他的诸如三元锂电池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例如提升外壳硬度、为电池做一个坚硬的外壳避免电池被异物刺破,降低爆燃的几率。或者想办法把电池装到不容易碰到地方,但是电池组体积非常大 、只能把电池放在底盘上,仍然有被异物刺破、挤压破裂的风险,这也是大多数新能源 汽车 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即使是特斯拉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其实传统燃油车爆炸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虽然汽油是易燃易爆

的危险品,但是现实中很难看到 汽车 因为事故而爆炸的例子。

上图中这种爆炸往往是**里为了烘托气氛而刻意制造出来的爆炸。 汽车 想要爆炸也很难的,油箱破裂时往往伴随着剧烈燃烧、汽油消耗完毕后也就结束了。

事故导致油箱破损汽油泄露,这时发生爆炸往往都是空气中油气浓度足够高的时候导致的闪爆。但是油箱内燃油有限、户外有足够多的空气,汽油很快就挥发掉或者燃烧掉,空气中油气浓度很难达到闪爆的临界点。所以 汽车 爆炸只发生在**里,或者战乱地区用引爆,而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 汽车 爆炸!

可以肯定的和你说,新能源 汽车 一定会发生碰撞爆炸。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至于那些说不可能的人,麻烦你们仔细的想一下,只要关于电子产品之类的东西,就一定会爆炸。更何况是 汽车 ,你见过哪款 汽车 不爆炸?我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有超过五辆的新能源 汽车 因为充电而导致爆炸,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什么东西充电过多,也会导致爆炸。

在今年的六月份,特斯拉的一辆 汽车 发生了自燃现象,整辆 汽车 烧的只剩下 汽车 的架子,左香并没有人员伤亡。而像特斯拉自然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不在少数。

在上海有一个特斯拉的客户,将自己的爱车停在地下***的某一个位置,从监控可以看出,车子是慢慢的开始冒烟,然后开始走火,最后烧的只剩下一副骨架。而 汽车 公司露出官方回应,是这位用户的电池,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得电池变形,维修人员没有检查到,导致事故的发生。虽然这些事情都是小概率发生的。但是也会发生。

先说答案:不可能

再说原因

你可以去百度一下关于爆炸的4个前提条件:可燃物、助燃剂、封闭空间、火源

再不考虑新能源车(这里仅限纯EV车,不包括燃料电池)自身的一些防护手段(例如BMS等),就单纯电池自身以及其使用的工作环境而言,封闭环境是一个最难以满足的条件

当电池包装破损,电解液流出,电池发生自燃的时候,由于电池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所以热量不会出现蓄积,所以即便会有明火,但也不会出现因压力增大而爆炸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燃油车,燃油车爆炸的条件也很苛刻,就一个封闭环境就限制住了

大部分车辆自燃的结果就是一把火烧了,出现爆炸的可能性非常低

目前唯一有可能出现爆炸的车,就是包括天然气、氢气(燃料电池)在内的燃气能源动力车

气体压缩本来就是一个封闭且高压的环境,所以一旦出现碰撞破损,压力瞬间释放遇到明火,爆炸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常温常压储存技术也很成熟,所以未来包括氢气在内的大部分燃料电池车都可以做到安全性和普通电动车一样

不可能

近几年能源车起火事故让消费者非常紧张,新能源车主担心自己的车容易起火,其它车主也害怕新能源车起火而不敢将自己的车停在旁边,那么到底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安不安全? 现阶段用不同形式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都是如何保证电池的安全性的?

两大阵容PK,谁能登顶?

● 常见的三元锂电池形式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主要用三元锂电池,而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是商用车以及一些低端的微型车(比亚迪最新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暂不讨论)。

将上述表格解读一下:

1、硬壳电芯(方形电芯)的最大优势是安全,毕竟铝合金/不锈钢壳子本身硬,而且厚度大,甚至连***试验的钢针都无法刺穿,但是硬壳电池的整包能量密度普遍不高,太多重量被用来保护电芯本身。这是大部分主流新能源车企的选择。

2、软包电芯的本体大家都见过,不少数码产品的电池就是它,软包电芯重量较轻,单体电芯一致性非常好,问题是加上温控系统之后的轻量化优势不多了。目前主要有通用、爱驰、前途等车企选择使用。

3、圆柱电芯的运用最广泛,而且散热好,能量密度较高。除此之外圆柱电芯的供应商特别多,中日美韩都有成熟的圆柱电芯生产企业,而使用圆柱电芯最出名的车企就是特斯拉。

●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主要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就是燃烧甚至爆炸,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池内部的热失控。

一般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在25℃左右,即使车辆在静置状态,电池也不会完全断电,电池管理系统会根据情况自动调整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当电池包发生不可控的外力撞击或者内部短路时,电芯本身会不断发热,若无法及时将热量控制在合理温度,便会导致由内到外的燃烧。由于锂电池本身自带氧化剂,所以使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隔绝氧气的传统方法对其完全没用,只能用大量的水降温等它自己熄灭。

热失控的源头可以分为三大类:

1、电芯受外力挤压;

2、电芯内部短路;

3、电池管理系统(BMS)失控。

想让电芯不受外力挤压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在车体以及电池包的外层设计出有效的防护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就能抗下所有冲击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冲击,就能很好地避免出现电芯受到外力的挤压。

动力电池普遍安装在乘员舱的正下方, 汽车 原本的结构就能够对前、后方的冲击起到有效的缓冲防护,一些车型甚至还额外进行了加固。例如奔驰的首款纯电动车型EQC就在车头设计了由多条钢管组成的安全笼结构。

而当面对来自侧向的冲击时,除了依靠车辆的B柱以及车身框架作为缓冲之外,电池包外壳的两侧还会额外设计有类似防撞梁的吸能结构,能够抵御对电池包本体的冲击。 但光应付外部的冲击还不够,内部也需要有框架来进行固定,即使冲击已经传到内部,也能保证电芯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以蔚来70kWh的电池包为例,用尺寸规格为PHEV2,容量50Ah的VDA方形电芯,4P96S电芯排列方式,即96颗电芯为一个模组,4个模组组成蔚来电池包,共计384颗方形电芯,每个电池模组内置有3个电芯温度传感器。

液冷恒温系统对纯电动车来说非常重要,蔚来将铝制液冷板铺于模组下,在模组与液冷板之间加入一层导热垫,并在液冷板与壳体底部之间再铺设有隔热和绝缘材料,进一步确保电池整系统的恒温和安全。工作时, 电芯的温度传递到模组与冷板接触的底部,再通过导热垫传给液冷板,液冷板外壁再把热量传导到冷却液,而在电池温度过低时也可以反向给电池加热

通用旗下别克VELITE6使用的则是软包电池,内部的一片片软包电芯如同牌一样竖直排列在一起。两个软包电芯、一片冷却片,再加上一个模组框架和一片隔热泡棉组成一个完整的“MINI堆垛单元”,而一个电池模块总成由26个“MINI堆垛单元”组成。此外,也可以通过线圈加热冷却液,使电池升温,即使在极端寒冷环境下,也能确保电池处于最适宜的工作温度。

虽然软包电芯的电池一致性相比硬壳要稍差,但可以通过良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来解决。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特斯拉了,由数千颗21700锂电池组成的电池包拥有超高的能量密度,散热能力也更强,但过多的单体电池导致一致性非常不理想,这对电池热管理系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这正是特斯拉的强项。

在特斯拉的电池包内,所有圆柱形电池都被灌注水乙二醇的导热铝管所环绕,铝管外还有一层橘**的绝缘胶带,更大的散热面积加上强大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让特斯拉在实际用车中很少因为电池过热出现问题。

过度充电是使用锂电池包方法不当行为中危害最高的一种。由于过量的锂嵌入,锂枝晶会在阳极表面生长,有刺穿SEI膜的风险。其次锂的过度脱嵌也会导致阴极结构因发热和氧释放而崩溃(NCA阴极的氧释放),并加速电解质的分解,产生大量气体。由于内部压力的增加,排气阀打开,电池开始排气。电芯中的活性物质一旦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引发锂电池的燃烧起火。

所以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同样会设置好最高以及最低电池SOC,并实时监测每个电芯以及模组的电量、温度等,避免过充过放,从源头抑制热失控。一些搭载高容量电池的中高端车型也会选择将部分电量隐藏,例如奥迪e-tron搭载的电池包容量为95kWh,但为了保证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在正常情况下的可用容量只有83.6kWh。

● 我国电动 汽车 首批强制性标准

即使已经做了如此多的努力,但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能100%确保纯电动车不会发生起火事故,但通过电池内部的阻燃材料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出的预警,我们可以尽量将电池从升温到最终燃烧的时间延长

在5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标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其中《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特别是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足够的逃生时间。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新能源 汽车 碰撞后是否会爆炸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是从概率上分析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大家看到过很多新能源 汽车 自燃,但据我所知国内还从未发生一起新能源 汽车 碰撞后导致人员死亡的,虽然说电池在受到冲压、碰撞、变形后会存在短路自燃的风险,但是电池包的抗击打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并且国家对动力电池还有相应的国标,下面看看威马 汽车 的电池包测试。

1、高空跌落

把威马 汽车 电池包直接从 3米的高度跌落到水泥地面上。据说3米大概是一层楼的高度,很多立体***也差不多这么高,跌落后的电池包,外壳出现了轻微的凹陷,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异常情况。

既然从3米的高低跌落的电池包没有问题,那好奇实验室就把高度翻倍——提升到了6米。6米的高度大概是两层楼的高度,也是一般高架桥的高度。令人“失望”的是,摔下来的电池包外观仍旧正常,没有起火、没有爆炸,触摸时也没有漏电现象。

2、挤压。

把电池包抵在破碎机的率带上,然后用机械臂进行挤压,将电池包挤压到变形量超过30%的时候停止。据说挤压威马电池包的这台破碎机,平时是用来拆房子的。

挤压后的电池包一侧已经完全塌陷了,而变形最厉害的一面就是电芯所在的位置。虽然被挤得很惨,但是整个电池包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既然机械臂不行,那就换破碎锤的金属尖头(没错,就是拆房子的时候用的那个很粗的金属头),直接挤压电池的上壳体。挤压过后,电池包凹陷得很厉害,但是仍旧很稳定,没有起火,没有爆炸。

3、浸水

搭建了一个泳池,在泳池中倒入粗盐,使得泳池中NaCl浓度高于国标浓度。然后把威马 汽车 电池包直接浸入泳池水中三小时。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涉水的情况,如果电池包遇到积水,会不会短路起火?观察在盐水中浸泡三小时后吊起的威马 汽车 电池包,发现电池包外壳完好,没有冒烟、起火,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4、高温灼烧。

在油桶里倒入汽油,点火。然后在火焰燃烧最大的时候,把全新的电池包放在火焰上方烧烤。火势慢慢变大,窜起的大火把电池包完全包在里面,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电池包表面的温度达到了217℃。

150秒后,把电池包移开,底部依然有零星的火焰,待火完全熄灭后,可以看到底部的涂层有些烧化。除此之外,电池包的外形结构依然完好,底部也没有烧穿,也没有出现起火、爆炸的现象。

不论是跌落还是挤压,是水泡还是火烧,经过这样摧残后的威马 汽车 电池包,都没有出现起火、爆炸、漏电的现象,可以说在安全性上是非常的利害了,所以说新能源 汽车 在发生碰撞之后爆炸的可能性非常小。

你担心多了,国家有严格规定

为什么新能源车碰撞起火,很难生还?

这一次网友热议的不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而是更让人惊心且揪心的“电动汽车爆炸”。

8月21日网上两段“纯电动车爆炸”片段网上疯传,第一段是路人视角,充电站里,有一辆红色的电动汽车(EV)正不停冒出浓烟。画外音是“闽G*****这部车谁的,充得(充电)烧起来了。”

第二段是充电站旁楼栋里的俯视视角,可以看到冒烟车辆旁停的车辆已经挪走,有消防水枪隔着停车场围栏进行处置。突然车辆发生爆炸,包括车门、尾门等覆盖件散落一地。

01,上个月上海有EV***内“爆燃”

据消防部门介绍,此类事故称为“爆燃”更为合适——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主要特征是爆炸后还能燃烧。

闽G是福建省三明市车牌,中是一辆北汽新能源EX360,2018年上市,市场价8.49-10.39万元。“肯定是电池有问题。”下质疑电池安全的网友占据多数。

信息显示,这款车搭载了“高密度三元锂动力电池”,且经过“7重极限安全检验”,具备“智能充电保护”功能,被厂家宣传为“安全电池”。

有网友表示“知道纯电动车有起火事故,但没想到会爆炸。”

上海新闻综合电视台发布新闻显示,7月27日上午,“松江一别墅***发生爆燃,破坏力大损失惨重。”当地消防通报是“1辆新能源电动汽车起火”、“具体原因及损失正在调查中”。

02,上半年国内EV起火事故20起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达20起,起火原因主要有四种,充电自燃、行驶中自燃、发生碰撞、停车自燃。也有事故伴随“爆炸”发生。

4月6日,发生在江西新余的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里也涉及“爆炸”这个字眼。电动汽车车主介绍,“车子当时在充电,已经充了一个多小时,差不多充满的时候,就发现车子爆炸,我在车里玩手机,听到爆炸声后我马上跑出去,下车已经发现我脚上都还有火,过了两分钟左右我打电话报了警,当时都吓蒙了,头上手上脚上都受了伤。”

4月28日凌晨,深圳一充电站内,有纯电动车辆在充满电后9分钟,“引擎盖部位发生冒烟,充电站管理员和现场两位司机迅速使用充电站灭火器灭火,无奈火势发展迅猛,引发爆炸,引燃附近充电车辆?。”充电站运营企业发布的声明里,对发生详细时间、过程有说明。

5月12日,工信部曾发布三项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增加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三个法令法规分别是:《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正式实施的日期是2021年1月1日。

去年1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发布一个“电动汽车着火应对指南”,内容可以概括为“断电”、“逃跑”、“打119”。

03,“电动汽车起火不能全怪电池”?

有锂电池从业者表示,相关起火事故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原因,充电过程、电池包和车辆线路老化,其中前两个更是主要成因。

在1月12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言人表示,近年来电动汽车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其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电池等零部件不够安全。因为电动汽车中新增了很多电子元器件,但缺乏车规级产品设计标准,以及检测和认证方法。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童光毅在会议上指出,电动车自燃主要是车辆自身缺陷,但充电安全作为电动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表示,根据统计,电池相关的电动车安全事故占到61%。且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高SOC(电池剩余电量)状态。其中,SOC在85%以上的事故占比达到57%。因此在电池的热管理方面,一定要进行持续的提升和改善。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一级指挥长薄建伟对纯电动汽车行业发出提醒,此前电动自行车行业因为无序发展,引发安全顽疾,进而导致治理困境。电动汽车行业要以前车为鉴,不能重蹈覆辙。

当前国内纯电动汽车是不是处在无序发展阶段?

问题的症结恐怕还是出在纯电动车定位上,如果更多车企认同“纯电动车是市场补充”,而不是“取代燃油车”,就不会盲目追求充电速度、续航长度,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会更科学健康,对消费者带来的无端伤害会更少。

文?|?大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实中的小汽车

新能源车碰撞起火,尽管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发生640起新能源汽车火灾的比例并不高,但仍需仔细分析,以探究原因。一季度,全国基本处于冬春两季,高温地区非常少。很难将新能源汽车的大火与高温联系起来。几乎每个品牌都卷入了火灾,无论是未知品牌还是从未起火的品牌,都发生了火灾事故。这些火灾大多是自燃,有些是由碰撞引起的。

近年来,夏季高温天气下,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频发。包括吉利、长城欧拉、魏玛、广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曾发生碰撞起火或自燃事故。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后起火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2021 7月30日,一辆NexteV EC6撞上了上海浦东新区临港大道的一个石墩,造成严重破坏和自燃。由于车主的死亡,这起交通事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21 11月11日,在一辆理想的汽车追尾了一辆NIO EC6之后,汽车前部突然起火,严重破坏了增加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秘密。设两个锂电池之间的间隔为一厘米,则底盘覆盖范围为300公里。如果两个锂离子电池之间的间隙减小到零,则电池与底盘的续航里程为600公里。近年来,锂电池技术没有重大突破。为了提高续航里程,一些汽车制造商人为缩小电池间隔,导致电池安全性显著降低。电池单元间隔很小,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充电时,电池的保护层很容易被电流击穿,导致自燃。第二个问题是,在交通事故碰撞后,电池单元被挤在一起,导致短路除冰。

纯电动汽车上使用的是大容量电池和大量高压线,受到外部冲击损坏后,车辆起火速度快,起火后,救援人员无法靠近车外,而离开车内乘员的逃生时间很短,如果车门无法打开,逃生的机会几乎为零。

对于碰撞后的防火门无法打开,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路设计,一旦碰撞后动力电池损坏,整车被迫断电,车门处于锁定状态无法解锁;另一方面,车辆是电动吸门,当车辆锁定时,隐藏式车门把手无法弹出,这增加了救援难度。

现实中的小汽车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通知》提出,要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续,并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加快补贴资金洁算速度。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等领域推广应用。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报警信号要求,需要第一时间给驾乘人员安全提醒;另外强化了整车防水、绝缘电阻及监控要求,以降低车辆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情况下的安全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该《通知》调整了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时间,轻型汽车《总质量不超过3.5吨)国六排放标准颗粒物数量限值生产过渡期截止时间,此外,该《通知》还提出加快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用好汽车消费金融等举措。

标签: #电池

上一篇q3和迈腾谁的性价比高-迈腾和奥迪q3哪个好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