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油电混动suv宋plus-比亚迪宋plusdmi2021油电混合报价

tamoadmin 0

    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2004年,比亚迪在“油车”正处于高速上升期的背景下,勇毅独行,笃定地开启了关于混动的研发探索,也为如今的盛极一时奠定基调。

    “上海街头的车,每3辆必有1块‘绿牌’,每3块‘绿牌’必有一辆比亚迪。”过年期间,与同样身处上海的同乡在聊起笔者所处的汽车行业时,他用了这样一句话描述了车辆变化的感触。不知不觉中,身边的人正慢慢打心底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油电混动suv宋plus-比亚迪宋plusdmi2021油电混合报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从业者,感触则更深,尤其是在许多同行高喊“产业变革关于新能源的上半场已结束”之时,即便不敢完全苟同,但也很难找到理由反驳。可以确定的是,行业变革的推动下,有几大巨头品牌已悄然崛起,中国品牌中,当属比亚迪最为亮眼。

    就在最近,比亚迪旗下宋PLUS新能源车系,悄然迎来了自己的第50万辆正式下线。而此刻,距离其上市,仅不到两年。

    2年50万,仅是新一轮引领的开始

    “国民suv”的成功,铸就了中国汽车品牌快速发展的1.0时代。

    《周易》一书中提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一件商品、一个品牌成功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在合适的时间,做最正确的事。应用在商战沉浮中,可理解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哈弗H6、CS75家族等倾心之作,遇上最大的基盘市场,国民经济稳步向上,用户用车需求的日益丰富的大趋势,才铸就国内汽车市场国产企业与合资分庭抗礼的局面。

    新能源摧枯拉朽般席卷而来,合上过去功劳簿的同时,也必将造就新的“成功”。用时不到两年,完成50万辆“壮举”的宋PLUS,正如当初的哈弗H6、长安CS75一般,开启一轮新引领。

    与那个时代的引领者们不同的是,宋PLUS的新一轮引领,发展速度更快,价格区间更高,未来更长远。纵观SUV市场,能在2年内达成50万辆销量的车型,屈指可数,且大多拥有长达十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史,像宋PLUS这样“出道即巅峰”的选手,实属罕见!

    要知道,被用户“神化”的特斯拉Model Y在过去两年的销量也仅为485167辆。换言之,在国内新能源SUV市场,宋PLUS是当之无愧的“销冠”,是中国品牌中最快实现50万辆销量的新能源SUV。依托着前卫的技术前瞻性、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力,比亚迪宋PLUS在15万-20万元的紧凑型新能源SUV市场几乎无人可挡,即便是曾经红极一时的日系合资混动SUV阵营,也黯然失色。

    如今的宋PLUS手握新能源技术优势和颠覆性产品体验,以全方位碾压的姿态,重新定义了紧凑型SUV的价值标杆,第一次为自主品牌夺回15万-20万元市场的“定价权”。

    当前汽车市场价格战硝烟四起,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比亚迪宋PLUS在各大经销商处的价格仍坚挺,订单量也呈现饱和状态,也进一步佐证了市场对宋PLUS的高度认可。

    另一部分,则是细分市场的竞争环境及宏观市场环境的不同。中国汽车品牌快速崛起的十年内,国内SUV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呈喷涌之势,哈弗H6、长安CS75等车型的热销也仅是时代背景的缩影,甚至众泰SR9也能短暂热销。而当下的宋PLUS车系在细分市场俨然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同类产品的入局时机慢上一年,甚至更久。

    与新能源时代同步而来的,还有自2019年中国车市连续长达28年的增长趋势被终结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变。汽车作为消耗品,更迭是必然过程,并且根据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的预测,当下年轻消费者的换车周期正呈缩短趋势。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在稳步增加之中。以上外部市场环境,对抢占时机进入销量、口碑形成良性循环的比亚迪宋PLUS无限利好。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紧凑型SUV市场份额为25.7%,总市场规模约为529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BEV+PHEV)的总量为约为98.5万辆,不足紧凑型SUV销量的20%,由此可见,紧凑型新能源SUV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也意味着作为“领头羊”的宋PLUS或许还远未达巅峰。

    50万辆,或许只是宋PLUS的“新起点”,其目标所指的高度,或许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有来者。对于新能源SUV的发展而言,宋PLUS车系为其它品牌新能源SUV点明了方向,也将引领更多自主品牌新能源SUV迈入属于“混动+电驱”的2.0时代!

    “油电同价”的初心不改

    伴随着宋PLUS迎来50万辆下线开启新一轮引领的,还有“荣耀2周年,豪礼放‘宋’”的购车活动。或许因为处在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的特殊时间节点,有不少人将二者相关联。但在《汽车通讯社》看来,宋PLUS升级的背后,更多是对更大市占率的雄心及“油电同价”回馈用户的初心。

    “电车”用作家用刚开始普及的阶段,“高价”的标签就此被种下。事实上,规模不大时,车企面临高成本的压力,还得保证毛利率,相比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成本控制更佳的油车,售价更高是必然结果。

    自2004年比亚迪启动混合动力车型研发开始,历经DM1.0,到DM2.0、3.0,再到目前DM-p和DM-i技术,深耕十数年的比亚迪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的同时,也在不停探索如何实现降本。大到作为“插混车”关键零部件的插混专用发动机、EHS混动系统、刀片电池、芯片等,小到一个车灯,比亚迪都已实现自研自产,不仅能在上游供应商的动荡局面中保持产能稳定,还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宋PLUS在短短2年内达成50万辆,标志着其已初具规模,拥有更多用户来分担产品开发过程、开模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在毛利率有所保证的前提下,释放更多的吸引用户,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新能源发展的红利。

    前文有提到,上市两年的宋PLUS车系在终端市场的售价依旧坚挺,在经历多次产能爬坡后,仍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换言之,当下的宋PLUS即便不优惠,凭借着积攒的优良口碑、过硬的产品力,也能继续维持自己“领头羊”的地位,其“荣耀2周年,豪礼放‘宋’”购车活动更多是在回馈用户,实现自己“油电同价”的初心。

    如许多业内人士所言,当下的“价格战”已让许多车企处于“亏本”求量的状态,长此以往,对用户、企业乃至全产业都将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老用户的利益、上下游企业的利益,甚至主机厂本身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的“内耗”下,结果或许适得其反。

    因此可以说,比亚迪宋PLUS在50万辆下线,上市2周年之际推出的“荣耀2周年,豪礼放‘宋’”活动,是在规模效应、技术自研、垂直整合优势下的主动让利行为,为的是在回馈用户,寻求更大市场份额,绝非参与到“价格战”之中。

    有理由相信,站在50万辆新起点之上,宋PLUS新能源将以领跑者的姿态,继续带领国内新能源车型实现直道超车,向更为高远的目标迈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通讯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原创 要说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技术,那一定是插混。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长安UNI-K iDD、比亚迪宋Pro DM-i、 荣威RX5 eMAX 、魏牌摩卡DHT插混版等一众插混新车的上市,使得这个沉寂了已久的技术又焕发出了“第二春”。今天我们挑选了市场热度、驾驶感受以及售价上相对更均衡的三台车,它们分别是:宋PLUS DM-i、星越L Hi·P以及荣威RX5 eMAX。如果你要买插电混动车型,看看谁是你的菜。

    首先还是先对此次对比的三台车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比亚迪宋PLUS DM-i绝对是今年的销冠级别车型,立足于紧凑级SUV市场,也是目前市面上卖得最火的插混车型之一。比亚迪宋PLUS DM-i的售价区间为15.28-21.68万元,有着1.5L+单电机;1.5T+双电机两种动力以及51km/110km两种纯电续航可选,不错的设计、均衡的产品实力以及出色的省油能力是这台车大受欢迎的根本。

    吉利星越L Hi·P是最近推出的车型,而在过去它的小弟星越L和星越L Hi·F在这个级别也是月均过万的存在。吉利星越L Hi·P的实力如何我们之前已经有过文章剖析了,它的优点有很多:空间大、内饰质感出色、NVH优秀、底盘水准也不低,同时有着巨大的41.2kWh电池组和200km的纯电续航,当然,劣势就是价格是今天三台车中最高的。

    荣威RX5 eMAX以改款的角度来看,车辆的进化还是十分可喜的,外观变成了最新的家族样式,保持了辨识度的同时在造型上更符合如今的审美,同时内饰和配置也进行了升级。而在混动技术方面70km的纯电续航以及1.5T的发动机算是做到了均衡水平,重要的是它本身燃油版的底子就不错,17.18-18.98万元的价格性价比还挺高的。好了,咱们正式进入对比环节。

    外观对比:外观各有风格?

    三台车定位均为紧凑级SUV,在设计风格上其实也大同小异——这个价位的消费者不会太过个性,也不愿意太过沉稳,所以今天的三台车都有着不错的原创设计且经过了市场的认可。

    宋PLUS DM-i用了比亚迪Dragon Face 3.0设计语言,这套从汉上延续下来的设计有着很典型的风格:大嘴、犀利灯组、线条流畅、肌肉感分明。进气格栅尺寸巨大,两侧细长的灯组加入了蓝色装饰条凸显新能源属性。尾部用了贯穿式的尾灯,另外后翼子板的肌肉线条明显,从侧后方看会显得车辆力量感十足。

    吉利星越L Hi·P则和之前的油电混动版星越L Hi·F如出一辙,半封闭式的进气格栅、三段式的日行灯、可点亮的品牌LOGO都是标志性元素,辨识度不错,科技感也有一些加持。

    外观上和油电混动版的区别在于前包围的造型,星越L Hi·P基本为全封闭式,而星越L Hi·F还有着类似风道的装饰设计。当然,和燃油版相比谁好看也是看你个人的审美的,有的人觉得燃油版更和谐,有的人觉得混动版前脸更酷。

    荣威RX5 eMAX过去在设计上给了我们不少惊喜,不论是第一代车型原创度很高的律动设计还是后续家族化的龙鳞纹格栅这样的设计元素,和很多简约的设计不同,不可以看到荣威RX5 eMAX上这种精致、复杂的前脸能很好提升车辆的气场。

    38颗全LED光源组成的分体式大灯无论是造型还是实用性都很出色。巨大的进气格栅+夸张的前包围让这台车前脸的冲击感很强。

    车身尺寸方面,三台车虽然都定位于紧凑级SUV,但是相比同级别的合资品牌SUV,尺寸上都要大一号。三台车中最小的是荣威RX5 eMAX,但它的轴距也达到了2760mm,星越L Hi·P最大,轴距达到2845mm。三台车都属于紧凑级SUV中车身尺寸较大的。

    内饰对比:星越L Hi·P空间更大

    内饰部分,宋PLUS DM-i的内饰使用目前比亚迪的家族设计语言,线条丰富,层次感分明。宋PLUS新能源也有其专属的内饰配色方案,也就是这种浅色的日蚀蓝+苍穹灰配色,内饰看起来会更显简约大方。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也是家族样式,虽不是由真皮包裹,但整体握感饱满,手感也不错。

    全液晶仪表没有缺席,可旋转的中控大屏幕是比亚迪的特色之一,高配版本的屏幕尺寸为15.6英寸,而价格最贵的两个版本还搭载了5G版本的DiLink 4.0智能网联系统,其余版本为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前者在车机体验上会更为流畅、UI界面也更为简约,不过可惜价格超过20万元了。

    吉利星越L Hi·P内饰部分同样没什么变化,不过我们之前试驾燃油版和油电混动版车型时对这套内饰的评价一直还不错,所以优秀的设计也延续下来了。

    三块屏幕现在不少见了,不过搭配吉利OS生态系统在审美和功能性上依旧能进入第二梯队的水准,略微逊色的点在于虽然使用了8155车机芯片,但还是有时会有卡顿的情况出现,且屏幕的边框确实有些厚实。

    吉利星越L Hi·P内饰的设计上完全没有问题,层次分明、用料出色、按键手感优秀、储物空间充足,这台车没有太多夸张的设计来博眼球,但是进入车内其实能感受到吉利这种大厂在细节方面确实有着不错的水平。这套内饰没有什么短板的地方,除了家族化内饰都有的新意问题,豪华感和质感是超过这个级别大多数车型的。

    唯一诟病的点在于,之前星越L上好评如潮的白色内饰没有出现在星越L Hi·P上,事实上只有这一款焦糖棕的内饰标配,另外一款灰色麂皮的配色还需要加钱选装。

    荣威RX5 eMAX的内饰用了双联屏设计,方向盘也用了新的三辐式方向盘,平底的设计以及两侧摇杆式的方向盘按钮看起来挺新颖的。内饰材质上用了黑色皮质搭配红色的缝线虽然常规,但质感不错。

    8155车机芯片没有缺席,这套车机系统是荣威的洛神智慧座舱系统,在荣威其他车型上体验过,系统的功能较为全面,UI界面和吉利OS生态系统类似,都是卡片式的布局。自带可学习的语音助手。

    <img class="06c257b632bd45b3 imgborder" src="s://image.bitautoimg.c

    标签: #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