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word

tamoadmin 0
  1. 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第四章——动力电池
  3. 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4.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5.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是什么
  6.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解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对生活的渗入,人们对新能源汽车也不再陌生,新能源汽车因其动力价格低、环保等优势也逐渐成为人们在选购汽车时的一种重要选择。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仅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在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才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2008年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元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仅为899辆;到2018年,这一数据达到了127万辆:短短十年间,销量增长了一千多倍。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和环境促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呢?

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一般分为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wor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宏观大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能源安全重视程度的加深,消耗化石能源的内燃机在公路交通领域逐渐被其他能源的动力系统所取代,这也为以电动化为技术背景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来了良机。

例如,早在19年,日本就根据《京都议定书》中针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并制定了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之后的《巴黎协定》更是进一步表明了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心。到2018年,以欧盟成员为主的多个国家都对限制或终止内燃机销售注册作出承诺甚至出台法案,例如法国宣布在2040年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的销售,英国同样决定在2040年禁止内燃机汽车的销售。还有一些国家在时间上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挪威将这一时间确定为2025年。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工信部表示,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已经开始研究,而双积分管理办法则已开始实施,以此来要求和激励各企业改善传统汽车节能水平。

第二,持续有力的多维政策激励机制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内在的环保性和技术升级特点,成为我国绿色发展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国家在国家战略、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和产业政策四个方面构建起由上而下的四维激励政策体系。在国家战略方面,表现为在政策层面重点培养,在许多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在税费减免方面,在2014年发文免除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在2015年发文给予新能源车辆车船税优惠。在财政补贴方面,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并推广至全国,并给予新能源汽车项目每年一定的资金支持。在产业政策方面,出台多个文件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给予新能源运营以补贴等等。

上述两个背景和政策因素使得新能源汽车得以在于传统动力汽车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自身的发力和探索同样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厂家在完善技术和促进生产方面下了大力气,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借鉴和利用传统动力汽车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往往找到了一些与这些新技术进行结合的切入点,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科技感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与之相对比,传统动力汽车由于一定的生产惯性和路径依赖,在用新科技等手段时可能并不如新能源汽车那么灵活方便。也正因此,新能源汽车往往给人一种科技感、时尚感更足的印象,这也成为促进其迅速发展的一个因素。

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

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

据调研机构恒州诚思(YH)研究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约3788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CR约为 %,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370亿元,未来六年CR为16.8%。

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厂商有TOYOTA、Tesla、BYD等,全球前三大厂商共占有大约75%的市场份额。

目前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之后是美国和中国市场,共占有超过20%的份额。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

(1)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分别按销量和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8-2022年,预测数据2023至2029年。

(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

(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包括国际企业及中国本土企业。

(4)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5)全球新能源汽车核心生产地区及其产量、产能。

(6)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及下游分析。

头部企业包括:

TOYOTA

Nissan

Tesla

Mitsubishi

GM

Ford

BMW

Renault

Volvo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Honda

FIAT

BYD

Chery

ZOTYE

Yutong

BAIC

King-long

Zhong Tong

Geely

SAIC

JAC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HEV

PHEV

EV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商用车

客运车辆

本文重点关注如下国家或地区:

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欧洲市场(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

亚太市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

南美市场(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

本文正文共11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按销量和按收入计)、行业发展机遇、挑战、趋势及政策

第2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地分布等。

第3章: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第4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能、产量及主要生产地区规模

第5章: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析

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销售额

第9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第10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新能源汽车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

第11章:报告结论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第四章——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很好。

一、就业方向:

电动汽车制造研发: 包括电动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等,涉及电池技术、电机技术、车载电子等方面。

电池技术与储能系统: 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以及储能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

充电设施建设: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涉及充电站、充电桩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智能交通系统: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结合,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系统设计、数据分析等工作

汽车电子技术: 包括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传感器、芯片等有着较高要求。

二、就业前景:

政策扶持: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将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技术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升级和发展,相关领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涉及广泛,涵盖了电池、电机、充电设施、智能系统等多个领域,将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全球趋势: 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电池技术、充电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智能化发展: 未来汽车将更智能化,涉及车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产业升级: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材料、电子、智能制造等领域。

四、就业建议:

加强专业

知识: 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保持学习的状态,跟上行业发展步伐。

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对于有志于从事汽车、电子、能源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行业发展空间:

2020年12月,我国电动 汽车 保有量492万辆,据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中2025年电动 汽车 销量占比20%,以每年2500万辆的整车销量来看,预计2025年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与2020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25%,平均70度电/辆,则五年内将新增储能系统装机设备1400GWh,以售价1元/Wh计算, 新能储能市场规模1.4万亿元 。

目前市面上电池根据电解质状态不同大致可分为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液态电池仅含有液体电解质,半固态电池以氧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准固态电池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为主,而全固态电池以硫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

正极材料主要是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锰酸锂,钴酸锂等,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烯等。据ICC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四大正极材料总产量51.9万吨/+20.8%,其中磷酸铁锂材料表现强势,产量达到14.2万吨/+45.7%。钴酸锂与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产量分别为7.38万吨及9.29万吨,同别增长24.8%及21.6%;三元材料产量增速最缓,仅7%,全年总量为21万吨。负极材料产量达到46万吨/+28%。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继续向中国集中,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已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5%左右。

政策总结:

2020年3月31日,院总理确定将新能源 汽车 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原到2020年底结束。

2020年7月,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3部门在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时间为2020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 汽车 企业给出让利,并在此基础上推出5000 元 的置换补贴,促进入门级电动车在三四线及以下地区替代低速车。 2021年工信部取消动力电池白名单,LG化学,SDI,SKI等外资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2020年10月27日,《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图2.0》重点强调了总体能耗的控制。要求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乘用车总体百公里平均油耗分别达到4.6L、3.2L和2.0L。新能源 汽车 2025年渗透率达到20%,2030年达到40%;到2035年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则要达到50%以上,其中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 汽车 的95%以上,纯电动 汽车 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同时,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混合动力节能 汽车 分别要占到50%、75%和100%。也就是说,到2035年,我国新销售的 汽车 将有一半以上是新能源 汽车 ,其余全部都是混合动力的节能 汽车 。具体规划 下 表:

动力电池主流类型:

4680电池: 松下将于2021年为特斯拉制造4680圆柱电池,该电池直径46mm,长80mm,单体电芯型号比21700更大,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输出功率提升6倍,搭载该电池的电动 汽车 续航里程可提高16%,新电池每千瓦时成本降低14%。此外,4680电池用全新“无耳级”技术,使得正负极流体与盖板/壳体直接连接,电流导电面积成倍增加,电流传导电流传导面积成倍增大,传导距离缩短,从而大幅降低电池内阻,减少发热量,可大大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充放电峰值功率。马斯克还透露2021年下半年推出的特斯拉MODEL SPlaid三电机高性能版将配备全新结构电池组就包括4680锂电池。

百万英里锂电池:

特斯拉的百万英里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新一代“单晶”NCM532正极和一种新型先进电解质,用单晶镍钴铝电极,镍含量达到50%,钴元素20%,并加入人造石墨,可使电动 汽车 持续行驶100万英里(约160万公里),目前特斯拉使用的电池寿命仅为50万公里,。该“超长寿命电池”实现装车后就算报废了还可以继续使用,对天气,地形等外部因素限制较小,能达到4000次充放电循环。该电池与宁德时代合作,将在中国首推。

通用 汽车 也表示正在开发使用寿命达100万英里的电动 汽车 电池,但尚未公布推出时间表。

蜂巢2020年推出两款无钴电池,其中一款产品容量为115Ah。电芯能量密度为245Wh/kg,电池使用寿命达15年或120万公里。

比亚迪量产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比传统电池提升了50%,电池使用寿命超100万公里。其正极是磷酸铁锂,属于磷酸铁锂电池范畴,系统能量密度140Wh/kg,续驶里程约600公里。不含重金属,减少环境污染;体积变小,侵占小。重量减轻,自损能耗降低;安全性提升,在高温、过充、挤压、***等情况下,降低电芯爆炸的概率。

NCMA超高镍电池:LG能源2021 Q2开始量产镍含量90%的NCMA电池,并向特斯拉供应MODEL Y及下一代车型,该电池能量密度为161Wh/kg,电池包容量77KWh,续航里程594km。国内华友钴业和格林美已经进行NCMA四元材料量产准备,华友钴业1月8日启动年产12500吨NCMA四元前驱体材料项目,建设周期两年。格林美的NCMA四元前驱体材料正在进行客户认证

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正极(朝高镍三元方向)、负极材料(硅碳-蔚来或掺硅-上汽智己)其生产重点在负极材料,硫化物(CATL-2030年)和氧化物进展较快,样品正通过***测试,但还要做车辆测试,预计2021年下半年规模量产装车。固态电池中的固态电解质代替了液态电解质和隔膜,安全性好,充电时长短,单体能量密度(>350Wh/kg)和寿命(>5000次)都得以提升,但是固态电解液接触面积比液态差,导致其活性降低,导电率低,内阻大,因此用创新架构模式,如双机架构技术、CTP、CTC、刀片电池可改善。但全固态电池想要规模化量产还需要5—10年。目前,法国Bollor、台湾公司、国内三家公司,台湾目前量产产量较小,且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和可穿戴设备。

2021年1月9日,蔚来 汽车 在NIO DAY上发布了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于2022年四季度发布半固态电池包,届时其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360Wh/kg,电池包带电量也将由现在的100kWh提升至150kWh,但仍需使用电解液,隔膜等,属于半固态电池。但是电池行业去隔膜和去电解液,预锂化,无钴化技术仍是行业发展大趋势。

市场格局

(一)装机量

1月13日,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3.6GWh,同比累计上升2.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38.9GWh,占总装车量61.1%,同比累计下降4.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4.4GWh,占总装车量38.3%,同比累计增长20.6%,磷酸铁锂回暖势头明显。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国内市场宁德时代独占50%市场份额,比亚迪占14.9%、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占比超过5%。全球市场宁德时代连续4年居第一位,市占率约24.8%;韩国LG化学市占率约22.6%;松下占18.3%;比亚迪、韩国三星SDI、韩国SKI装机量占别为7.3%、5.9%、5.1%。

2021最新装机量排名:宁德时代>LG化学>日本松下>比亚迪>三星SDI>SKI

(二)产能

宁德时代2020年-2022年非合资产能分别为90/150/210GWh,2025年完成扩产后约达到450GWh;LG化学目前产能120GWh,2023年底扩建至260GWh;SKI目前产能29.7GWh,2023年动力电池产能达到85GWh 、2025年超125GWh;2020年底比亚迪电池产能达到65GWh,2021年和2022年包括“刀片电池”在内的总产能分别达到 75GWh 和 100GWh。

目前产能: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SKI

规划产能: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SKI

(三)供应分布

国外市场日本松下为特斯拉主要供用商,后引入宁德时代和LG化学。国内造成新势力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为:蔚来 汽车 电池由宁德时代独供,理想 汽车 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小鹏 汽车 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威马 汽车 ,合众新能源的电池供应商就相对分散了。

A股相关标的最新消息:

宁德时代: 2020年2月至今追加近1000亿动力电池投资,新增布局产能300GWh,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将迈入TWh时代,而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有望在装机量和产能上稳拿第一宝座。

1月19日宁德时代公布两项固态电池专利:“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锂前体、中心原子配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应初混液;将硼酸酯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改性溶液;将反应初混液与改性溶液混合,干燥,得到初始产物;对初始产物研磨、冷压、热处理得到固态电解质。该专利制备法可以显著提高固态电解质电导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一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及掺杂于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中的硼元素,且电解质片表面任意位置的硼元素质量浓度B0与距离该位置100μm处的硼元素质量浓度B100的相对偏差(B0.B100)/B0不超过20%,可有效降低阴离子对锂离子的束缚作用,提升锂离子的传输能力;同时提升掺杂均匀度和电导率,降低界面阻抗,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比亚迪: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比亚迪多款电池领域专利,其中包括“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固态锂电池”,该专利提供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该正极材料可同时构建锂离子传输通道和电子传输通道,极大的提升了固态锂电池的容量发挥,首圈库伦效率,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离子电池”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安全性差的问题。“一种凝胶聚合物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表明比亚迪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已有进展。

国轩高科: 1月8日发布新产品磷酸铁锂210Wh/kg软包单体电池和JTM电池磷酸铁锂210Wh/kg软包单体电池是全球已经亮相的磷酸铁锂体系单体能量密度最高的产品,搭配自主研发了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高克容量硅负极材料和先进的预锂化技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三元NCM5系水平,JTM中J是卷芯,M是模组,该产品电池材料大幅精简,制造过程大大简化,电池性能大幅提高,综合成本显著降低,电池包适应性大大增加。

与大众合作开发的MEB项目兼顾三元和铁锂两种化学体系的标准MEB模组设计,预计2023年实现量产供货。

旺达 2019年4月收到雷诺-日产联盟的供应商定点信,未来七年内向其提供达115.7万台 汽车 使用的混合动力电池,保守预计订单金额将超过百亿元。2020年6月,日产宣布将与欣旺达合作共同为e-POWER系统开发下一代车载电池。

亿纬锂能:1月19日,亿纬锂能宣布荆门圆柱电池产品线开始投产,达产后圆柱电池年产能从2.5GWh提升至5GWh,年产数量达4.3亿颗,该系列电池将用于电动自行车。

孚能 科技 : 孚能 科技 是国内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未来合计产能达120GWh,其中2021年开工建设不少于20GWh。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结合环保的需求,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2025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本土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吉利、江淮等企业都开始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车制造成为重要的一环

新能源汽车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包括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这些材料经过加工制成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如:电池、电控、电机等。

对于新能源全车而言,电池、电控、电机等零部件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犹如心脏般的存在,电池、电控和电机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历程,动力系统等关键指标。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上游的电解液供应商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江苏国泰等;正极材料供应商包括当升集团、厦门钨业等;负极材料供应商包括璞泰来、天赐材料等;隔膜的主要供给企业包括沧州明珠恩捷股份等。

新能源汽车中游主要为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控、电机、汽车电子等,其中汽车电池供应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等;电控主要供应企业为汇川技术、万向海潮、蓝海华腾等;电机主要供应企业为正海磁材、方正电机、大洋电机等;汽车电子供应企业主要为宏发股份、均胜电子等。

新能源汽车下游主要为整车制造,主要企业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其中,比亚迪和广汽集团为传统车企转型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而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则是由互联网公司转型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热力地图:山东和广东分布最集中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在湖南、浙江、河南和四川也有企业分布,但相对而言企业分布较少。

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广东和上海代表性企业较多,同时,北京、安徽、重庆、河北代表性企业也相对较多,如北汽蓝谷、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分布图:山东最多

目前,我国规模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共有59个,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广东、湖北等省份,其中山东省共有12个。

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产能/产量情况

目前,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原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的代表性企业有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璞泰来、沧州明珠等;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的企业有正海磁材、方正电机、万向钱潮、蓝海华腾等;布局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龙头企业为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产能/产量强开如下:

新能源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建设子公司、扩建产能等。具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是什么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9年,由于受到政策补贴下滑与大批量国五燃油车的抛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首次出现下滑趋势。但是,北汽EU系列凭借着智能交互、续航里程等突出优势在市场上备受好评,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下滑 纯电动乘用车仍是主流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5年产销增速达到300%以上;随后仍以50%以上的增速发展。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分别同比下降2.20%和3.98%。

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构成中,纯电动乘用车仍占据半壁江山,2019年约为69.3%;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仅为0.5%。

北汽EU系列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销量王”

虽然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但北汽EU系列仍取得较好的销量成绩,2019年销量达到11.09万辆,是销量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元新能源汽车的两倍左右。北汽EU系列凭借着智能交互、续航里程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备受终端市场的好评,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和深圳等限购城市首购用户调研中,EU5购车用户满意度高达73%。

补贴减少和国五燃油车的抛售是行业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内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且成为全球建设公共充电设备最快的国家之一,2016年公共充电设备建设量是2015年的3倍;随后几年也以50%左右的增速建设公共充电设备。但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2019年我国大大缩减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以及2019年大批量国五燃油车的抛售间接打压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家庭主体市场规模快速壮大,产业生态与格局进入加速重构期,新能源汽车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

1、总体市场: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出于自愿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很少,市场的作用力很小。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从政策驱动型市场向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型市场转型,市场的作用力将明显提升。

2、市场结构:家庭主体市场规模快速壮大。当前,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购车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即高级别车型和低级别车型占比较大,适合主流家用的A级车占比很低。

3、产业格局:产业生态与格局进入加速重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全面角逐的时代,多元化竞争格局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面对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跨国汽车公司加快进入我国的步伐,新一代电动化产品不断投入市场,凭借传统燃油车树立的品牌优势,跨国汽车公司对自主品牌的冲击将日益明显。

4、产业融合:新能源汽车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

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产品形态向智能座舱发展,基于语音识别的人机交互系统不断优化。车辆远程控制、OTA升级等功能加速普及,车道偏离预警、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率不断提升。

新能源汽车能跑多久?

电动汽车充一次电,正常行驶跑五六个小时不成问题,因为车本身有发电系统,会为电池供电的,这个主要看电池容量和品牌,一般100到700公里不等。

另外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还跟电池的衰减程度、环境、驾驶习惯等都有关系。但新能源汽车因为电池的局限性,如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等,一般都适合在市区代步使用,不适合长途出行。

中国新能源汽车贸易顺差呈现扩大趋势

从进出口规模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长期高于进口量,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总量达到13.21万辆,出口总量达到106.37万辆。从进出口金额来看,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出口从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状态,2022年贸易顺差规模大幅扩大,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贸易顺差达到164.66亿美元。

2018-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整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2016年中国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由此进入高速增长期,进口规模不断上升。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加上特斯拉开始在产,导致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有所下降。2022年进口规模达到13.21万辆,同比下降8.07%。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金额波动上升

从进口金额来看,2018-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口金额呈波动上升态势。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总额为76.6亿美元,同比增长0.04%。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大幅增长

2018-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急速扩大,主要由于全球“双碳”目标的提出,导致部分国家降低了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此外,近年来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抓住机遇、努力研发、拓宽渠道、巩固品牌,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大幅增长,达到106.37万辆,同比增长91.80%。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整体扩大

从出口金额来看,2018-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出口金额呈现逐年扩大趋势,且近年来增速均保持在100%以上。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额为24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2%。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签: #新能源

上一篇奥迪a6l换代最新消息-2025款奥迪a6l大改款内饰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