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特斯拉的目标市场

tamoadmin 0
  1. 国产特斯拉Model 3正式开始交付,市场前景分析!
  2. 特斯拉市值冲向2000亿美金,李想何小鹏惊叹,马斯克忙着发单曲了
  3. 特斯拉的造车成本,为什么比同行低那么多?
  4. 特斯拉市值以一敌三,为何?汽车行业何去何从?

近距离观察特斯拉:它到底是天才还是忽悠

2018-03-03

最近,有机会近距离的体验、观察了特斯拉的产品和服务这个电动车品牌为什么能一直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为什么特斯拉会成为时尚、科幻、未来的代名词?为什么特斯拉成立十多年来基本不怎么盈利,股票市值却飞上了天?通过这次近距离的了解,多少得到了一些答案。

特斯拉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特斯拉的目标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斯拉是一家电动车公司吗?

在多数人的眼中,特斯拉是一个电动车公司。其实特斯拉自己并不这么认为。特斯拉的CEO“钢铁侠”马斯克手上,目前有两块业务是核心。

一块是火箭发射,在狗年春节前,马斯克就将一辆特斯拉跑车送上了太空,而且成功进行了火箭回收,大大降低了人类外太空商运的成本。这意味着火箭发射的商业市场彻底被激活,人类迈向外太空的脚步,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另外一块,就是特斯拉电动车。但在特斯拉自己看来,TESLA,不是电动车,而是一家可持续能源公司。是的,TESLA自己的定位,其实不是汽车公司,而是一家能源公司。如果把TESLA比做一棵大树,那么电动车只是这棵树上结出的一颗果子而已。

下图,特斯拉目前提供的可持续能源产品,包括有,和普通屋顶造型别无二致的产能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壁挂式的储能装置(储存电能)、电动车的出行方式(用电能出行)。

在一些国家,特斯拉正在或即将把下图的生活场景,变成了现实。用屋顶太阳能发电,用手机APP来远程遥控,挂在墙上的电池,储备的电能可供一套房屋使用几天。出行则使用电动车。整个生活场景的能源消耗,全部来自太阳能。所以特斯拉,其实想成为新能源生活方式的供应商、布道者。

所以当特斯拉说:“我们的使命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当你听到这句话时,你会跟奔驰的“The best or nothing”、宝马的“Sheer Driving Pleasure“等汽车公司的slogan,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换句话说,特斯拉的目标是改变世界、推动世界的进步。这种宏大的格局、愿景和想象空间,是任何汽车公司都无法企及的。且不论这种宏大格局,是不是镜花水月。但在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的股票市场,特斯拉确实具备了讲故事的最佳题材。它的市值超越所有汽车公司,其实并不奇怪。

特斯拉是富人的玩具吗?

在特斯拉看来,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NO!

即使目前两款在售车型Model X和Model S的售价都在70到100多万。普通人无力消费。但特斯拉并不想只做富人的玩具。

在特斯拉的产品规划里,Model S和Model X自问世数年以来,销售总量不过二三十万辆,成本无法快速降低,售价过于高昂是最大阻力。

而2017年问世的Model3,特斯拉的目标是年产销达到50万辆规模,这款车是针对平民而设计,目的是让普通人也能开上特斯拉。

而Model3的国产似乎也不太远了,从特斯拉的工作人员那里,也得到了确认的答案。

如果Model3国产,价格跟北美市场同步,人民币20多万起步(加上增值税就算30万),基本跟宝马3、奥迪A4L同价位,一个普通白领开上特斯拉,似乎并不是难事。

目前特斯拉国内售价高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进口关税,增值税、加上高昂的运输费用,国内的特斯拉价格要比国外高出40%到100%左右。国产似乎是绕开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

如果售价合理,考虑到极低的使用成本(用电成本和汽油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需保养只需软件定期更新),开上一辆特斯拉,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充满了诱惑。

立志让普通人也能买得起,这与特斯拉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愿景,是相符合的。至少从这点来说,特斯拉是值得尊敬的。

为什么要买一辆特斯拉?

邦叔所在城市,街上已经越来越多看到特斯拉的身影。不可否认在很多普通人的眼里,特斯拉仍然是一个、前卫、时尚的代名词。光环意义大于实际。

但就产品本身来说,特斯拉仍然有传统汽油车无法企及的亮点。或者说,从娘胎出来那一刻,特斯拉就赢在起跑线上。

譬如,车身结构对驾驶操控的帮助。前后配重比,天生的50:50,让汽油车工程师们绞尽脑汁的前后配重问题,特斯拉这里根本不是问题。

由于电池板被平铺到车底,底盘强度提高,重心下移,操控感更好。同时提升了全铝车身的刚度。在展厅里,特斯拉的顾问会拿出手机,给你看几张:在同样的时速侧向柱碰撞下(Volvo会发生惨烈形变,而特斯拉变形很小)。

而电池车的加速、隔音上的优势,自不必说。

另外特斯拉上值得说的一点还有,它的操作系统可以即时“云下载”更新,即独有的空中升级系统(OTA:Over the Air Update )。这让特斯拉车辆像智能手机一样,在生命周期内,通过软件推送和安装,实现功能和性能的提升。譬如,2017年,特斯拉空中升级系统不仅将Model S 75D车型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提升至4.4秒,还将Model X 75D车型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提升至5.2秒。同时还会增加很多新的功能。“越开性能越好、功能越多”,这让传统汽车甚至很多电动车都望而兴叹。

关于电池衰减问题,特斯拉的工作人员表示,譬如10年使用周期,衰减率大概为2%-3%,也就是说100公里续航,10年后大概能行驶-98公里。这种衰减率,大概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造型上、设计上的特点,见仁见智,这里不多赘言。

写在最后

特斯拉的展厅开在每个城市的高档商场里,不做4S店。展厅只做车型介绍,试驾车则停在商场地下停车场的专属停车位上。

价格全国透明统一,无礼包、无优惠,没有明的暗的各种促销,特斯拉和苹果,销售方式是如此的相似。甚至苹果还有水货,而特斯拉的渠道全部官方直营,管控更加彻底。甚至根本没有代理商、销售商的概念。展厅每个员工,都隶属于特斯拉公司。全国30多家展厅的价格、服务,都完全一致。

从产品、到销售、再到消费理念、用车方式,每个环节,特斯拉对传统汽车商业生态,都是颠覆般的存在。

不管特斯拉最终是否能够成功,马斯克能否最终改变世界,邦叔唯一知道的是,很多天才的商业,一开始都被人视为忽悠,但坚持忽悠到底,竟然也就成功了。所谓要成功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秩序:一是你得足够强大,二是你得坚持的够久。这是商业世界的法则和宗教!

国产特斯拉Model 3正式开始交付,市场前景分析!

大众和特斯拉,分别代表了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逐渐向电气化转移的当下,作为大众集团的掌门人迪斯近日谈论了自己对于未来五到十年之内,市值最高公司究竟是谁这一话题的讨论。迪斯表示,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应该是出行公司,那将是特斯拉、苹果和大众。

截止到美国东部时间7月27日16时,苹果公司市值已经来到了1.64万亿美元,如果把苹果比作一个国家,它将取代韩国,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且与第十位的加拿大基本持平,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特斯拉市值达到2855.58亿美元

反观特斯拉这边,截止到7月27日,特斯拉的市值为2855.58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从市值上来看,目前苹果的零头都是特斯拉市值的两倍有余,可为何作为大众掌门人的迪斯对特斯拉如此看好呢?甚至还大放厥词说特斯拉将在五到十年内市值赶超苹果。

可别忘了,在迪斯吹捧特斯拉的同时还把大众自己也带上了,颇有一点顺便吹一下自己的味道。特斯拉到现在成立时间也不过才17年而已,对于像大众这类的百年车企来说,特斯拉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但正是这个孩子现在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谁能想到,特斯拉在2010年上市时候市值不过才17亿美元,到现在已经来到了近3000亿美元的市值,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76倍。近几年特斯拉的增速可以说是开了挂一般的存在,在2017年4月和8月,特斯拉市值先后超越了福特和通用,成为全美市值最高的车企,在2020年2月,市值超过宝马和大众的总和,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汽车公司。而在今年6月,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供不应求的特斯拉还有多少潜力?

今年全球范围内的疫情让各行各业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汽车市场亦是如此。但是特斯拉却在冷车市下依旧做到了逆势增长,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19年特斯拉的年销量不过才36万辆,而年销百万的品牌比比皆是,大众和丰田甚至能够达到年销千万辆的成就。

其实,特斯拉之所以年销量不多,主要还是因为产能不足,这也使得特斯拉是全球唯一一家产能跟不上订单的车企。目前特斯拉在全球仅有美国和中国上海在内的三家超级工厂,第四家定在了德国柏林。按照,特斯拉将在今年完成50万辆的销量目标,参照特斯拉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完成这一目标并不是难事。此外,特斯拉在未来还将建立10-12家超级工厂。

一旦四家工厂开足马力的话,每年就能生产120万-200万辆,按平均每辆5万美金计算的话销售额可以达到600-1000亿美元,如果全球有12家超级工厂的话那销售额未来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

传统汽车三大件将被淘汰?

三大件一直是评判一辆汽车好坏的主要指标,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传统汽车的三大件也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池、芯片、自动驾驶。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纵然是时代发展的方向,但要说新能源汽车在十年内取代燃油车,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虽然特斯拉在市值上超越了丰田,但从产品上来说特斯拉的确是一家车企,但从运营方式上来说,特斯拉更像是一个科技公司。市值对于车企来讲仅仅是个数字而已,今天市值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明天或许300亿美元都没有了,所以说每年的销量和利润才是车企所关心的。

所以说,传统的汽车三大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是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参考指标。毕竟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电时间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成熟,要突破这些技术瓶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写在最后:

关于大众掌门人说的特斯拉将在五到十年内市值超越苹果一事,更多的只是为了剥夺眼球罢了,是不切实际的。但要说,特斯拉五到十年内市值再度翻一番还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传统的汽车三大件也不会随着特斯拉的崛起而淘汰,至少在十年内不可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市值冲向2000亿美金,李想何小鹏惊叹,马斯克忙着发单曲了

12月30日,国产特斯拉Model?3正式开始交付,此次共有15辆新车交付给内部员工。而预计大规模的交付将于2020年1月开启,特斯拉在明年上半年实现每周2000至3000辆的量产目标,全年产量约15万辆。

回归一下,从今年1月份上海工厂动工到2019年12月30日开始交付,今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程速度是令人惊叹的。而国产特斯拉Model?3是否值得购买呢?湃客今天就来分享下我的思考。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斥资20亿美元打造的,同时这是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工厂,特斯拉在全球的第三家超级工厂。

我们不妨来回顾下,特斯拉Model?3的国产化之路。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正式宣布在上海全资建立特斯拉超级工厂;同年10月份,特斯拉签订土地出让协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规模超过1200亩;2019年1月7日,该工厂正式开工。在5月31日,特斯拉宣布将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生产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并正式开放车辆预订。10月份启动试生产;11月中旬,该工厂正式获得工信部量产许可;11月22日,首批下线的国产特斯拉Model?3进入了全国门店开放预约试驾;12月30日,国产特斯拉Model?3首批车主开始实现交付。

除了Model?3,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也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基础版Model?Y,但他没有确定具体的投产时间。

据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产能25万辆/年,总产能目标50万辆/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制造总监宋钢表示: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每小时28辆车下线,达到设计要求。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王昊亦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每周产量已超1000辆。

此外,湃客还了解到目前,国产Model?3先期的零部件本土化率为30%,2020年年中将达到70%,预计年底实现100%本土化率。所以说未来在其成本控制的影响下,终端售价都较大下探空间。

近日,特斯拉还宣布,截止2019年12月已经在中国市场投放超级充电站超过300座,超级充电桩数量也已经达到1.5万个。12月27日,特斯拉在上海金桥建成国内首座V3超级充电桩,并对外开放。V3充电桩最高支持250kW充电功率,充电时长可有效缩减50%。这就意味着,特斯拉在产品力之外,也在加速完善包括超级充电站在内的配套设施。

特斯拉从国内工厂投产以及特斯拉Model?3的正式量产,其速度令人惊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也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它贡献了全球电动汽车近一半的销量。

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汽车销售收入为23.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2.16亿元),同比增长60.4%。其中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华销售额达6.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亿元),仅次于美国本土市场。

此次交付中国制造特斯拉Model3为标准续航升级版,定价为35.58万元。其外观设计与进口版基本保持一致,特斯拉Model?3的前脸用了封闭式中网的设计,看上去非常动感,其尾部造型依旧是特斯拉家族式设计,国产版Model?3与进口版的区别主要在于车辆尾标换成了汉字“特斯拉”字样。

内饰方面,特斯拉Model?3的设计非常简约。标志性的15英寸悬浮式大屏很吸睛。据悉,特斯拉Model?3将具备无线连接功能,可以使用OTA空中升级系统时时更新以获取并体验如自动驾驶等功能。首批国产版Model?3将交付标准续航版本,NEDC续航为445km,0-100km/h加速成绩为5.6秒,官方提供4年或者8万公里整车质保,电池和驱动单元为8年或者16万公里质保。

而近日,工信部公布的一系列目录政策无疑将进一步***消费者购买国产特斯拉。

12月6日,工信部公布了今年第十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共有146个新发布车型进入名单。其中,包括产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Model?3车型。这就意味着,售价35.58万元的国产特斯拉Model?3,每辆将获得2.47万元的补贴。

12月27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二十九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国产特斯拉Model?3同样位列其中。这使得国产特斯拉Model?3在获得补贴的基础上还将获得免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从上述政策的导向到部分城市限牌政策的影响来看,湃客认为国产特斯拉Model?3还得很值得购买的,而且随着零部件本土化的推动,未来其价格还是有较大调整空间。

特斯拉在国内市场是自带话题和流量的,或许可将其比作汽车圈内的潮牌。其主要竞争对手会是以BBA为主的传统豪华品牌以及以蔚来、威马为主的造车新势力代表们。

那么,特斯拉相对于他们有什么优势呢?首先在真实续航表现方面,特斯拉的一系列车型是得到消费者认可的。然后,在自动驾驶技术、远程OTA升级技术方面,特斯拉也展现了自己的竞争力。

虽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目前已经建成投产,但是特斯拉仅在一、二线城市有较高知名度,相比传统豪华品牌,它在三、四线城市的影响力以及基础配套建设还有待完善,而且目前其销售环节还是高度依赖于互联网模式。

另外,很多造车新势力在续航里程上都进入了“600公里俱乐部”。比如爱驰U5(补贴后售价:19.79万-29.21万元)工信部最高续航里程623km、Aion?LX(补贴后售价:24.96万-34.96万元)最高工信部续航里程600km.....某种程度看,在售价以及续航方面,这些车型对特斯拉Model?3都是一种挑战。

就目前国产化进程以及政策引导来看,国产特斯拉Model?3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是有较大的吸引力,随着2020年国产特斯拉Model?3的交付,这对特斯拉整体销量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特斯拉的国产化对于传统豪华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的造车成本,为什么比同行低那么多?

从本周一开始,特斯拉仿佛坐上了马斯克另外一家公司SpaceX的太空飞船,股价蹿升了接近翻倍的咋舌成绩。2月4日,特斯拉股价最高达到每股969美元,市值飙升至1745亿美元,这与一个月前特斯拉还不足千亿美金相比,足足翻了一倍左右。难怪,连著名做空机构香橼都调侃,“马斯克快做空特斯拉”。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和雪球创始人方三文这些关注特斯拉的互联网大佬们,对此也很惊讶。何小鹏甚至说,“真是看不懂”,而马斯克也不用睡在工厂,甚至开始发单曲了。驾享兄认为,特斯拉能够实现将近2000亿美金的市值,离不开它2019年的优秀成绩,以及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等原因。

特斯拉坐上火箭暴涨,做空机构调侃:马斯克快做空它

从本周一开始,特斯拉就从675美元大涨到最高的969美元,市值最高超过1745亿美元。上个月31日,特斯拉收盘时仅为641.88美元,足足涨了50%。更为夸张的是,特斯拉进入2020年就如同坐上了马斯克另外一家公司SpaceX生产的火箭,飞速增长。驾享兄发现,2019年12月31日,特斯拉收盘价为418美元,而到了2月4日,收盘价为887美元,特斯拉在一个多月内,股价和市值就翻了一翻还多。我们不得不恭喜马斯克,已经先后解锁两笔激励奖金了——2018年,马斯克和特斯拉公司签署了新的激励薪酬方案,当特斯拉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时,每增加500亿美金,它就可以获得一笔薪酬激励。

面对特斯拉的大涨,驾享兄发现,就连著名做空机构香橼都不得不赞叹,“我们喜爱特斯拉,曾经承诺永远不再做空。但当电脑开始驱动市场,我们相信,即便是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如他是基金经理,也会做空这只股票。这和技术再无关系,它已经成为新的华尔街。”

马斯克显然不会做空特斯拉,但特斯拉在一个月内的跌宕起伏,确实是华尔街投机家们,都会在做空上蠢蠢欲动。而国内一些特斯拉和马斯克的关注者们,也对这家颇受争议的公司感叹不已。

为什么特斯拉如此大涨,何小鹏直呼看不懂

关于为什么特斯拉如此大涨?这个问题在2月4日美股开盘后,让很多人都纷纷展开讨论。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甚至表示,“好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涨的这么厉害,说实话我也看不懂。我一直坚持认为十年内,智能汽车会有多家市值在1000亿-10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Tesla、苹果都是非常有力的选手,小鹏汽车也会努力早日到达”。驾享兄这里不想跟大家讨论小鹏汽车能否十年内涨到1000亿美元,但论特斯拉来说,似乎小鹏汽车的模仿就很让人有些不理解。感兴趣的朋友,各位可以阅读这篇文章《为什么偷东西的总是小鹏汽车?》。

再来说说特斯拉,除了何小鹏外,作为两位特斯拉的支持者,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以及雪球创始人方三文的看法,更让人觉得深刻。

李想从2016年开始,就对特斯拉的市值连续多年进行了预测。特别是在2016年,他的预测几乎都应验了,“我觉得特斯拉可以看到3000亿美金。明年可以销售30万辆车,20万辆Model?3和10万辆的Model?X和Model?S。2020估计有50-60万辆”。

而一直是特斯拉拥趸的雪球创始人方三文,除了感叹自己卖出的较早外,他认为特斯拉股价最近暴涨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这其实就是华尔街一群做空和反做空的人在炒股。驾享兄认为,就像那句“经得起多大的赞美,就要承受得住多少诋毁”。因为在华尔街投机家们,做空和做多特斯拉的几乎是一样多。

提前完成销量,占美国6成份额,这几个原因不容忽视

但不容忽视的是,特斯拉在经历了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交付地狱”之后,终于迎来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了。那么,为什么特斯拉进入2020年,如同坐上火箭,在资本市场屡屡被看好呢?驾享兄认为,这背后是这家充满争议的公司,2019年下半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第一,2019年特斯拉完成交付目标,下半年持续性盈利。过去12个月内售出约36.7万辆。来自特斯拉官方发布的财报显示,过去4个季度,特斯拉交付车辆总数为36.7万辆,这符合此前定下的2019年全年目标30万辆。因此,交付超过预期,以及特斯拉在下半年持续性盈利,自然就促使这家公司股价大涨,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占据美国电动汽车60%份额,特斯拉引领全球新能源市场。“如果没有特斯拉,美国将在电动汽车失去竞争力”。这是前天(2月4日),在旧金山举行的彭博新能源汽车峰会上,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科林·麦克拉赫尔发表的一次非常有趣的演讲提出的。他认为,当前的电气化阶段为“开始的终结”。分析师认为,市场日趋成熟和扩展,尤其是在欧洲和中国。但是,他认为在美国,如果不是特斯拉,市场将失去实力,他认为特斯拉拥有美国电动车市场约60%的份额。根据BNEF的数据,单单Model?3就占据了美国电动车市场的一半。

第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步入正轨,每周交付量超过1000台。2019年上半年开始,特斯拉开启了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仅仅8个月的时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实现了一期工程竣工,实现了每周1000辆交付的成绩。尽管特斯拉最近发布声明称,延期交付,但这并未对其造成太大影响。

第四,2020年特斯拉的目标是50万辆,马斯克说“太轻松”。今年1月底,特斯拉发布财报称,公司对于今年交付量非常乐观——特斯拉2020年的汽车交付量将“轻松超过50万辆”。据驾享兄了解,特斯拉目前在加州弗里蒙特能够生产9万辆Model?S/X,40万辆Model?3/Y,另外还有15万辆的能力在上海生产Model?3。很显然,特斯拉2020年完成目标似乎是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最近马斯克有些不务正业了,他录制的单曲《Don't?Dou?ur?Vibe》跻身至SoundCloud前十名。想必,这位大佬不用在24小时睡在公司,担心交付问题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市值以一敌三,为何?汽车行业何去何从?

文/腾三毛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 ●

“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50%、60%,不断提价,电池成本占到一部车的60%,那我现在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2022年,在一个论坛上,广汽集团高层这样吐槽。这样看起来,似乎新能源汽车想赚钱非常难。

但特斯拉2022年财报发布后,笔者发现并非如此。报告显示,特斯拉全年营业收入8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35%,GAAP净利润同比翻倍,达到了126亿美元,全年营业利润率为16.8%,毛利率更是达到了28.5%。

以致于2月初的时候,威马汽车首席数据官(CDO)梅松林在微博上感慨道:“特斯拉单台车净利润是大众的十倍,这赚钱能力还有谁。特斯拉给传统汽车行业打了个样,汽车可以像高科技产品一样有高利润。只要特斯拉还想降价,随时都可以,降价空间还很大。”

实际上特斯拉也是这么做的。

进入2023年,特斯拉宣布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起售价调整至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调整至25.99万元,创下历史新低。而且不止是中国市场,特斯拉在北美、欧洲等市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调。

马斯克表示,1月份全球大降价后,订单量达到了产量的2倍,史上最强劲。2023年,特斯拉生产目标为180万-200万辆,期望同比增长37%-50%。

而特斯拉之所以能任性的降价收割订单,一个核心优势便是成本。当然这一点几乎所有的车企都清楚,但他们想要做到却很难。

▍规模效应带来的连锁反应

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之所以高,人们首先想到的原因是规模效应。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个专业术语——最小有效规模。

马克西-西尔伯斯通在研究了60年代英国的汽车产业后,提出了最小有效规模的概念和曲线,用以描述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规模经济问题。最小有效规模,是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至最低点时所对应的企业最小规模。

根据“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随着年产量的爬坡,单一车型的平均成本会大幅下降,之后下降幅度趋缓,接着将达到最小有效规模MES临界点。

根据“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及国外的相关经验:当小轿车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车成本将下降40%;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单车成本将下降10%;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成本将下降5%。一条发动机生产线的最小有效规模是50万台,冲压设备生产线是100万套,轿车的规模产量为40万辆,轻型车为6万辆,卡车为15万辆。

在达到最小有效规模前,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下降幅度会迅速加大。电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这也使得产量对单车成本的变化极为敏感。

于是,当特斯拉的季度销量达到10万辆、20万辆、30万辆时,规模效应的优势就出来了,单车成本快速走低,单车利率也实现了跃升。

结合以往数据可以看到,特斯拉的季度销量低于5万辆时,单车净利率为负;季度销量从5万辆增长至10万辆时,特斯拉的单车净利率逐渐开始由负转正;突破20万辆时,净利率实现了从5%到10%的跨越;而当季度销量突破30万辆后,单车净利率随销量持续增长,从14.5%飙升到了19.7%。

这种规模效应体现在供应商端,是更高的议价能力。

同样是零部件供应需求,由于特斯拉购量更大,能拿到的价格就会更有优势。就像买菜一样,买1斤要4块钱,但买3斤可能只需10块钱。在131万辆的年销量面前,显然特斯拉在供应商面前有足够的底气。

以电池为例,数据显示,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电池电芯成本为每千瓦时142美元,通用汽车的成本为每千瓦时169美元,而整个电动车产业的平均值为每千瓦时186美元。与产业均值相比,特斯拉电芯成本低了23.7%。

规模效应的另一好处,是品牌价值的提升。

消费市场有一个例子很有代表性,在燃油车时代,你很难想象汽车主机厂会在品牌层面集体涨价,然而特斯拉可以。近两年受供应链变动影响,造车成本有所上升,特斯拉便曾通过全系涨价来保持利润率水平。在此之前,这种操作在其他车企看来就是作死,但特斯拉就这么做了,而且后来还能被消费者接受,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无非是对其品牌价值、产品价值的认可。

再看中国市场的蔚小理,销量没有完成2022年年初制定的KPI,毛利率一直在低位徘徊,仍然处于卖一辆亏一辆的状态,这种背景下,规模效应几乎无从谈起,自然也在成本方面处于优势。

▍供应链本土化的双赢局面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只有一个,但特斯拉背后的供应商却成百上千。

加入特斯拉供应链,意味着供应商能拿到巨额订单。而成为特斯拉的供应商,对于不少零部件企业来说,是业界认可的金字招牌,可以提高它与其他汽车企业的议价能力。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特斯拉的品牌附加值。

有了这一环,为了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有些供应商给到的报价就会极低。

更关键的是,供应商本土化本身便拉低了特斯拉的单车成本。供应链高度本土化,意味着上海超级工厂在材料生产成本、材料运输成本、关税成本等方面,都大幅下降。

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整车下线时,特斯拉曾表示上海工厂供应链本地化率已经超过了95%,电池、整车冲压模具、车身钣件、内饰、电子设备等供应商基本都来自本土品牌,这一数字在2019年年底时还只有40%左右。

20万元价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本就没有太多故事和情怀可讲,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更长的续航才是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特斯拉利用其成本优势,一次次举起“屠刀”,价格一降再降,正在将多数新势力企业一步步逼入墙角。

▍“高研发高回报” 自研技术所带来的成本缩减

特斯拉的先进技术、在制造环节的创新,也是单车成本更低的关键因素。

圈内都知道,特斯拉在技术研发、整车制造创新方面的投入一向是比较豪放的,单车研发费用约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

2020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当年特斯拉在研发上的单车平均支出比其他车企都高,单车研发费用2984美元,一台在北美售价4万美元的特斯拉,近8%的费用都用在了研发上。

同期,福特的单车研发费用为1186美元,丰田1063美元,通用878美元,克莱斯勒784美元,特斯拉几乎是行业平均单车研发费用1000美元的近3倍。

研发上的高投入,带来了非常直接的回报,使得特斯拉的制造和运营成本远低于行业水平。

比如在芯片方面,特斯拉用自主设计的车用芯片,较对外购成本低很多,并且还减少了对供应商的依赖。同时,特斯拉做的许多定制化功能,并不需要考虑芯片通用性,这使得成本进一步下降。

又比如圈内所熟知的一体化压铸技术。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台重达410吨的巨型机器“轰隆”一声响,原来由70多个零件冲压、焊接而成的Model Y后车架,在不到2分钟内便被一体压铸成型。

压铸机器,特斯拉使用了拥有自身技术专利的6000吨锁模力大型压铸机,通过动力挤压将液态金属挤压入磨具,冷却后形成零部件,一体成型一步到位。其实这项工艺很早前就有,特斯拉的创新性在于,将一体压铸的应用范围从小部件,拓展到了大体积结构件。

好处显而易见,Model Y后车架变成了一个整体,制造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45秒-2分钟,制造过程减少了300台机器人,同时缩短了生产线,节省了30%的占地面积。

车辆减重10%和15%,可以分别减少6.3%和9.5%的能量损耗,相应地,一体化压铸技术加持下的车体总成,重量能降低30%,新技术所带来的节能效果相当可观。

工厂劳动力上,主流汽车工厂焊装车间一般需要配200-300名工人,一体式压铸车间只需要20-30名,特斯拉称一体化压铸技术给Model Y节省了约20%的制造成本。

未来特斯拉还将前车架&座舱、地板&电池壳也用一体化压铸工艺,如果这些全部实现,就能代替原本370多个零部件的冲压焊接,整车减重10%,续航提升14%。

高投入高回报,技术上的优势,帮助特斯拉在竞争中,始终掌握着自己的“命门”。

▍4680电池革命

纯电动汽车的瓶颈在哪儿?当然是动力电池。特斯拉给出的下一代解决方案是4680电池。这种电池直径为46毫米,高度80毫米,因此得名。2020年9月,4680电池一经发布就震惊了整个行业。

相比于现今的2170电池,4680电池的容量是它的5倍,输出功率提升了6倍,成本下降了56%。特斯拉介绍,4680电池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以及无极耳技术,能量密度达300Wh/kg,搭载4680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以提高16%。

好消息是,近来特斯拉在社交平台表示,4680大型圆柱电池的量产取得了重大突破,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已经生产了86.8万颗大圆柱型电芯,能够满足1000辆Model Y装车。2023年,4680电池或将迎来批量化生产装机。

特斯拉的长期目标,是让内部生产的电池远远超过10亿千瓦时,并继续使用其他电池供应商。据了解,松下版4680电池将于今年3月投产,LG版4680电池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

未来,除了Model3,特斯拉全部车型都会用或部分用4680,尤其是高性能版、长续航版、Cybertruck和Semi。预计2025年特斯拉4680车型销量有望达到121万辆,对应电池装机量约178GWh,到时车辆渗透率接近30%,2022-2025年特斯拉4680装机量的复合增速高达186%。

写在最后:

总体来看,特斯拉目前所具备的优势是综合性的,单车成本低只是直观结果,原因则是特斯拉的规模优势、技术壁垒、大笔研发,行业先行者的优势+持续的技术创新,让特斯拉有了品牌溢价,降价后的低价策略也能使其实现了更大的规模效应,再度反哺研发与技术,开始了良性循环。

当然,具备类似规模、技术和研发优势的还有中国品牌比亚迪,所以便有了“绝代双雄”的新能源市场头部格局。

对于特斯拉的造车成本,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文/腾三毛@车图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图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这一次,比尔·盖茨世界第二富有的位置,都被挤掉了。取代他的,是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他的资产达到1279亿美元;据悉,其资产约有3/4的部分来自其持有的特斯拉股票。

目前,特斯拉市值接近5000亿美元,超过福特、通用和戴姆勒市值总和;有分析人士认为,可以将特斯拉每股预期从当前的500多美元进一步上调至800-1000美元。

可是,特斯拉在第三季度仅仅交付了139300辆新车,而单拿通用汽车来看,其在第三季度在北美就销售了765001辆,在全球则销售了1793311辆。

以汽车行业讲究的规模经济视角来看,两相对比之下,特斯拉如此疯狂地造富能力的确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尽管我们也知道市值与营收并非一回事。

无独有偶,在美股上市的国内造车新势力代表蔚来、小鹏、理想等,市值也一路高涨,达到两位数倍增,同样它们的销量也远不及传统车企同期销量。

资本市场向来看重潜力,那它们是真有潜力吗?还是说,这不过又是一轮浮躁的泡沫?

01?资本到底躁动什么?

有数据显示,目前电动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在各国政策向电气化倾斜的环境下,电动车市占率还会增长,预计到2025年,电动车市占率可能达到10%。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显然会拔得头筹,我们预测特斯拉到2022年的市场占比会由现在的15%增高至40%。”

有报道称,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表示:“大众集团想追上特斯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众需要向特斯拉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大众集团另一位负责电动汽车业务的董事会成员托马斯·乌布里奇公开表示,“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制造及软件研发层面领先竞争对手整整10年!”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上述问题的一些答案,资本追捧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是因为:其一,未来电动车会更有市场机会;其二,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有造电动车的领先实力。

关于电动车未来的市场机会,可能无需再多论证。那么,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的造车实力到底有何与众不同呢?

拆开电动车的组成,一般认为包括电机、电池、电控;不过,或许与电动车息息相关的自动驾驶也得额外算上。

对于电机、电池,特斯拉也好、传统车企也罢,显然都有能力做得好。但在电控、自动驾驶等涉及软件方面,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就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

客观来讲,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的造车方式和理念与传统车企并不一样。前者是由一群来自硅谷的计算机方面的极客创立、造车注重软件,后者则由秉承传统机械时代造车理念的业内人士主导、注重硬件。

注重硬件,新车自身的机械素质有保证,但新车的迭代更新就不会快,理论上讲就很难满足日益更新的用户需求。注重软件,其优势在于新车功能体验可以快速迭代升级,比如特斯拉就是汽车OTA(空中下载、远程升级)的先行者,但机械素质方面的能力积累很难在十余年弥补,这也是特斯拉新车为何在工艺等方面被吐槽的一个原因。

表面上看,双方各有优劣势,但为何特斯拉等就更被资本看好呢?或许,我们只能认为特斯拉等的优势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更重要——即软件定义汽车的能力。

02?汽车行业将进入到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

传统车企要弥补软件定义汽车的能力并不容易,缩减差距则更不容易。

赫伯特·迪斯表示,“你如果看一下像特斯拉这样的初创公司,从一张干净的白纸开始,他们的发展就与软件密不可分”,“而且他们的战略推进方式也是具有连续性的,因此这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

不过,尽管传统车企要打破原有的造车模式并不容易,但大众汽车也不得不开始行动,因为他们认为,“软件将占未来汽车创新的90%”。为此,大众集团投资70亿欧元成立了一个Car.Software软件部门,到2025年,Car.Software部门规模将扩充至5000人。

不仅如此,丰田汽车也成立了一个软件子公司?Woven。

而软件定义汽车,在国内也开始火起来了。除了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从一开始就构建软件团队外,国内传统车企中的长安汽车也在日前发布的方舟中体现了对软件定义汽车的设想,事实上,他们也成了一家软件科技公司。

此外,上汽集团也成立一家名为零束软件公司的软件中心,长城汽车则设立一级部门“数字化中心”。

种种迹象表明,软件定义汽车正在被传统车企接受和推崇。

03?软件定义汽车是万能的吗?

根据软件定义汽车的逻辑,接下来的汽车会将OTA作为一个开发目标,无论电动车还是燃油车(吉利汽车已发布星瑞OTA)。

对用户来说,这当然是有益的,毕竟一台较长时间不能更换的汽车,可以通过OTA获得更多新功能体验,常用常新甚至从无到有。进而,这台车在用户手中使用的年限可能会长一些。

听起来相当美好。不过,用户是这么想的吗,他们的需求变了吗?

毫无疑问,花少量的钱得到更多的享受,一直是用户的一种需求,因此软件定义汽车带来的OTA是契合了用户需求的。

但,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

其一,我们使用的手机是可以OTA的,系统迭代升级后会更稳定,但有些新功能并不是都会被使用到,我们通常用的还是那几个主要功能,同时手机使用两三年后可能就会换掉。

其二,中国品牌汽车相比同级合资品牌汽车,功能体验往往更多,但价格往往更低、销量往往更少。

为此,我们可能会有疑问:汽车真的需要这么快的迭代升级吗?

此外,一般来讲,用户对汽车的需求,也并不是只局限在功能层面,还有造型设计、性能体验等,而这些或并非软件定义汽车所能左右。

因此,对于用户需求来讲,软件定义汽车带来的OTA,或许是锦上添花,其前提还在于用户对于审美、品质、性能等的需求被满足,还在于硬件有足够的保证。

写在最后:因所处市场环境、技术等发生变化,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激烈的动荡,我们很难说清楚走哪一个方向是绝对正确的,但原地不动一定是不正确的。为此,对于一种新的方向,资本躁动一点、参与者也躁动一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管它是不是泡沫呢!

关注车业杂谈,一起聊车、玩车、侃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特斯拉

上一篇保定汽车总站-保定汽车总站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