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人群画像分析-特斯拉消费人群画像

tamoadmin 0
  1. 争食新能源车市场‘蛋糕’ 传统车企突围‘秀肌肉’
  2. 老牌合资在中国攒下千万基盘,能给存量竞争注下多少砝码?
  3. 锚定MODEL3,Hyper GT预售21.99万起
  4. 奢侈品品牌如何通过微博营销?
  5. 拼多多说交车了,特斯拉说新闻:闹剧背后藏着什么变局?

第12篇 演讲干货

一,演讲前的准备

演讲前先问自己:1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演讲?我的目的是什么?

特斯拉人群画像分析-特斯拉消费人群画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判断演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通过眼睑达到你想要的目的。这是唯一标准,唯一标准,唯一标准。乔布斯做的苹果发布会,可以说是场场堪称经典。为什么别人频频模仿却始终达不到乔布斯那样的效果,就是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告知,而乔布斯的目的是改变听众的认知。比如在Macbook Air一代的发布会上,乔布斯特意设计了一个画面,从牛皮纸信封中抽出了薄薄的电脑,同时在这段演示中,他在开始和结尾两次重复了一句话:世上最薄的笔记本。他把全球最薄这个概念深深植入了听众的脑海中。

2who,听众是谁,听众关心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这里指的听众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找到能引发他们共鸣的事物。如何做出人群画像?这几点你要考虑:他们的年龄段,他们的教育背景,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信仰,他们关注什么。

3what,我希望让观众听到什么?只记住一句话记住什么?

一篇好的演讲目标只有一个,多过一个等于没有目标。

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被称为去年全美年度演讲好声音,伊万卡的演讲目标非常清晰,就是助选,她希望观众听完演讲,就能行动起来去给父亲投票,于是她在15分钟的演讲中,设计了60多次提及父亲和特朗普。而且不断画饼,明示和暗示父亲当选后将给美国公民提供怎样的福祉,来鼓励听众为特朗普投票。

二,演讲高效表达的技巧

1口语化,用观众听得懂的语言,别装。

每个人的知识架构是不一样的,这里指的口语化是尽可能的用观众听得懂的语言。别装得很有文化学识搞一些难懂的诗句或需要思考很多的句子之类的。

2做减法,删完再删。

演讲者一定要舍得做减法,如果你的演讲信息量太大,听众接受效率肯定不高。那么如何做减法呢?把你重要内容列出来,然后认认真真删掉三分之一,再把剩下的删掉一半。

3控制好语速,有急有慢。

这里介绍个调整语速的窍门:心里不要想着是对对面的人说话,而是对20米外的人说话,语速自然慢下来了。

每分钟180—220个字是舒服的。

如何做好停顿呢,两个技巧,每一次连续表达要意思完整。充分利用发挥标点符号的作用,给观众留白。

4提供可视化信息,一页PPT不超过20个字,字不超过三行,只有一个点,一分钟内翻页不超过一页。

人的视觉接收信息的效率比语言至少快6倍以上。所以要是能够用说清楚的,就别再说了,放到ppt上就可以了。

5生动化,引发观众画面感。

生动化具体怎么说呢?就是多做类比,比如你是个创业者,你向别人解释你做的是一个什么项目,解释半天对方也听不懂,但如果你说你是空气净化器领域的特斯拉,或者某某品牌的滴滴打车,那就容易理解多了。举个例子,马云曾将“大材小用”类比为,将波音飞机的引擎装到在拖拉机上,画面感十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理解为什么大材小用是件坏事,他们都会想公司难道不都是求贤若渴吗?给公司用最好的人有什么不对?但所有的人都能立刻明白为什么飞机引擎并不适用于拖拉机。

每一个论点都能引发听众脑子里都一个画面,这才是生动的唯一检验标准。

6结构化,控制在四点以内,三点是常态。中心论点,然后分论点123,然后各自论据123。

你会看到很多人讲话都有一个习惯,讲什么都分成“一二三”,这一招特别有用。当你把信息解构成几个模块之后,信息之间产生了逻辑性,对方会更清晰地接收这个信息。

乔布斯有一年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一次毕业演讲,就用了结构化这一招。他是这么说的:

我今天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从来没有从大学中毕业。说实话,今天也许是在我的生命中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述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而已。

然后乔布斯就围绕着这三个故事展开了演讲,你看结构多明确。乔布斯还用了一个比较高级的结构化技巧,就是用了“三”这个数字。

听众面对一个结构的时候,里面有两点,他最容易记住;有三点,比较常见;有四点,他会觉得你比较专业。但要是多达五个六个点,那就不是演讲了,是你准备讲课或者写书。

值得一提的好的结构是观点,理由,案例,再讲观点。

三,故事

1故事结构:正常状态—遭遇挫折—跌倒谷底—奋起逆袭—重获精彩。

2平时准备百搭故事,无论面对多少人都能唤起共鸣。

3故事要笑点,泪点,痛点,最好三点都有。

四,开场与结尾

1开场可用三种形式:故事,引用,提问。

前戏要短,不超过整篇演讲的20%,要避免细节太多,调起高了。

2收尾的形式:重复,排比句,金句,升华。

结尾要做到***时戛然而止,千万别画蛇添足。

五,舞台表现

给观众:1给出合适的扮相。2明亮的眼神,跟观众用眼神交流。3最佳节奏。4自己的真诚。

善用V形手势,不要封闭,不要看起来像被的样子,不要抱胸,不要插口袋,不要放背后,也不要双手紧握。

看一个地方不要超过5秒。大部分时间把眼神停留在相对中间区或稍远处,找个视觉驻留点。

六,演讲小贴士

1演讲五要素:故事,幽默,案例,金句,数据。

2亮点:道具,沉默。

3一篇完美的演讲由55%的形象,38%的声音,7%的内容组成。

4提前考虑到一起可能。

5大声朗读,反复练习。

6引导听众,别让听众思考。

7形成自己的演讲风格,扬长避短。

争食新能源车市场‘蛋糕’ 传统车企突围‘秀肌肉’

人工智能对市场营销的每一步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按照洞察—策略—内容—投放—评估—运营六个方面来看:

1.智能洞察

中国网民9亿多,每天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行为又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不是静态的,是实时增加的,是鲜活的。怎么从这么多的大数据中找到企业的目标客户靠的是人工智能。一个人在微信上可能叫小明,在微博上叫小刚,大数据技术可以知道两个名字是同一个人,系统中会给这个人起另外一个名字,一串唯一的数字来识别他。这样这个人在网上的各种行为就被记录和整合起来了,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对他进行画像,描述出的画像可能是:男,30岁,白领,刚有小孩,喜欢足球,爱喝酒,喜欢读历史书,等等一系列标签。系统画像可能比你还懂你。

当所有人都被画像了,被贴上标签了。那对于营销人来说,找人就容易了。知道你在网上搜索过什么信息,浏览过什么资讯,去过哪里,买过什么东西。不仅如此,还能推测出你的意图,比如你可能最近要买车,可能要买房,可能要出国留学,等等。智能洞察不仅能找人,还能洞察行业趋势、热点、竞争,还能分析品牌竞争、品牌发展、消费决策。

2.智能策略

过去营销做策略,通常是一堆人根据洞察结果憋大招,然后写成策略文案,然后再去想这些策略文案在媒体上怎么实现。这样,就需要一个把策略翻译成媒体投放系统能懂的语言这样一个过程,有可能没翻译好导致策略执行得不准。而在智能策略下,整个过程会很平滑,类似一键生成的意思,整个过程都是在线上的系统中自动完成的,因为刚才说的智能洞察是在线上系统完成的,当有了洞察结果后,系统的人工智能自动就能给出在哪些媒体投、投多少钱、怎么投这样的策略,并且这个策略直接就分发到投放系统中,不用翻译,因为给出的策略就是媒体投放系统能听懂的。这些都是我们每天在用的功能。

3.智能内容

就是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你可以理解为机器写稿。不仅能自动写文字,还能自动组合,自动生成。因为每个消费者都不同,因此商家希望能给每个消费者不同的个性化的广告内容,比如三个人同时搜索同样的词“宝马320”,看到的会是三个结果,一个人看到的是弯道超车的海报,因为他关注操控感,第二个人看到的是一家三口在车里,因为他关注舒适,第三个人看到的是红色绚丽的车身,因为他注重外观。消费者千人千面,如果靠人力为每个人制作不同的广告内容是不现实的,而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大大解放了人力。这个技术,术语叫程序化创意。

4.智能投放

正是有了千人千面的创意内容,在投放时才能智能地识别面前的是什么人,然后给他符合他的内容,也就是找对人之后说对话。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智能地调整说话的内容。比如,我本来以为你是关注操控性的,跟你说了宝马320操控性强的话,发现你不太感冒,因为我给你的海报你不认真看,那下次你再来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舒适性的话,以此类推,术语叫AB测试。还有预算的智能调整,当我发现关注操控性的人看得多、最终购买的少,而关注舒适性的人容易成交,那系统就可以自动把预算多分配给关注舒适性的人。有数据显示,很多汽车发烧友喜欢特斯拉,但是只看不买。

5.智能评估与优化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广告投放过程中,人工智能自动分析投放的效果是不是达到了之前的策略,实时分析,发现哪儿不好了,自动完善、优化。例如,人找的对不对、是不是目标用户、对的人有没有看到我的广告、看到了广告之后点击没点击、点击了之后有没有跟我互动跟我咨询、互动咨询了之后有没有下单购买或者到我的店里来。如果一切都顺利,哪类人的转化效率更高,对我的价值更大。总之,越优化,广告的效果会越好。

6.智能运营

这里说下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过去的CRM通常是销售人员自己录入销售线索到系统中,然后把每次与客户的沟通进展记录下来,定期再去给这些客户分分类,按成交优先级分为ABCD类这样的功能。现在的CRM更智能,成为SCRM,SocialCRM。它可以与广告投放平台打通,在广告投放平台中的线索自动进入CRM,因此可以知道线索是怎么来的,例如一条线索是搜索操控性好不好,另一条线索是搜索舒适性怎么样,也知道在这个线索上之前花了多少广告费。这样,智能客服的功能就发挥威力了,销售人员在系统中能看到系统自动给的针对性的沟通话术。

老牌合资在中国攒下千万基盘,能给存量竞争注下多少砝码?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主打平价车型

另一款以售价取胜的新能源车品牌是自2020年上市以来即热销的五菱宏光mini EV。官方数据显示,五菱宏光MINI EV7月销量为26907辆,其在2021年累计销量为172912辆,超越特斯拉成为了国内新能源 汽车 的月度销冠车型。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欧拉和五菱宏光miniEV能够在市场中突围,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都主打平价车型,不与造车新势力在高端领域形成直接竞争。

A级市场被看做是燃油车的“舒适区”,一直以来,A级轿车都占据着整个轿车市场近一半的份额,同时也是 汽车 市场中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

“从电动车企的发展来看,A级市场是必然选择。该细分市场的份额前景以及对于电动车企的销量等级提升作用,都有着巨大的潜力。目前,该细分市场里并没有绝对领先的精品车型,这就意味着谁能率先在该蓝海市场里打造出一款或几款精品车型,那么该车企便在A级市场里拥有无法量化的品牌优势和地位话语权。”崔东树认为。

威马 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预计,到2030年,15万元至25万元价格区间的电动车型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渗透率将从3%增长至40%。

董玉东表示,目前,中国纯电动 汽车 市场正在从“纺锤状”向“哑铃状”悄然转变。欧拉也在加紧扩大产品矩阵,除了布局A00级黑猫、白猫、A0级好猫外,现在还推出了A+级的SUV和覆盖B级市场的轿车。

发力营销推广

多家传统车企在近期披露的半年报中提到营销推广转型。上汽集团表示,公司将“以用户为中心”加快转变经营模式,着力提升直联用户的能力,加快向技术升级化、业务全球化、品牌高档化、体验极致化的移动出行服务与产品的用户型高 科技 公司转型。

上汽集团认为,从市场演变看,以85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用户已成为 汽车 消费的主力人群,用户个性化、多元化、圈层化的特点更加明显。通过线上方式,加快提升直联用户的能力,已成为实现精准用户画像和产品定义、精细营销传播和用户运营的重要基础能力。

北汽蓝谷表示,下半年将聚焦市场销售和产品升级。ARCFOX品牌重点开展“品牌传播”“销量提升”和“渠道建设”三大任务。上半年,北汽蓝谷营销费用为5.32亿元,同比增长75.92%。

相较传统车企,在营销层面,造车新势力更具互联网基因。蔚来在其官方APP上推出一个名为“蔚来EP Club”的社群,据介绍,该社群为“NIO品牌国内最高端的用户俱乐部”。成为EP club会员需购买一台售价14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56万元)的EP9,或普通蔚来车主基于积累的蔚来分值授予年度会员资格。社群中会举办活动,邀请车主游玩,以此打造品牌影响力。

“圈层营销看似高端,但实际上产生的效果只有车企自己清楚。用户购买车更看重性价比,车企真实的口碑是靠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像蔚来前段时间的‘自动驾驶’中,车主两极分化的反馈很好地体现了产品和服务才是车企发展的重点。”Eric说。

发挥量产优势

数据显示,7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45782辆、上汽通用五菱32800辆、广汽埃安10604辆。而小鹏 汽车 、蔚来、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当月交付量为8040辆、7931辆、8589辆。

造车新势力看似天生具备新能源和智能基因,但在新能源 汽车 销量数据面前,传统车企显然更具优势。

罗兰贝格 汽车 行业分析师童彤(化名)表示,卖“期货”是造车新势力的一个特点。传统车企较新势力有更稳定的生产能力和成熟的供应链,因而传统车企在推出新车后不容易跳票,具备更强的交付能力。

此外,传统车企在技术研发方面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上汽集团研发费用为77.64亿元,同比增长32.89%;长城 汽车 研发费用为18.58亿元,同比增长52.27%;北汽蓝谷研发投入为4.08亿元,同比增长55.94%。

上汽集团表示,公司通过建设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五大中心”,实现了技术底座的战略布局,并已初步形成了由中央集中式和域控制电子架构、SOA软件平台、智能车数据工厂、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芯片,以及全栈OTA和网络安全方案等所构成的“云管端”一体化全栈式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自主掌控电池、电驱、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对新一代锂电池、固态电池、IGBT电驱动模块等关键技术进行布局。

童彤表示,我们经常能看到造车新势力交付时间一拖再拖,甚至交付不了的案例。传统车企应该发挥优势,给予消费者对产品更强的信心,同时发挥资金优势,缩短研发周期。

Eric表示,传统车企优势在于销售渠道以及完备的售后服务。销售网络分布越广越密集、售后体系越完善,产品卖得多,品牌的覆盖面才会得到提升,才能开拓更多新用户,使用户围绕公司产品自发形成圈层群体讨论。

锚定MODEL3,Hyper GT预售21.99万起

流量、增量、存量,对于各行各业而言都是很重要的概念。但无论如何规划或营销,很多付出都会败给变量。这个变量,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是大洋彼岸某个国家的一项制裁,可能是一项法规政策的收紧或放开,可能是马斯克的一个降价决定——还有更多看不到的变量是消费群体的变化,人在变,人的行为习惯也在变。

尽管很多机构都在利用大数据,试图给出详尽的人群画像报告,但对于研发周期很长的车企而言,难免是滞后或片面的,参考性有限。从前,花2-3年开发一款车,若能成为爆款,预测生命周期保持10年很正常;如今,想要一台车热销起来,然后基本稳定2年不滑坡都很难,其间还得加配、降价。

汽车行业和其它行业还有一个很大不同在于,流量很难变增量,但没有流量又不行。毕竟是大宗消费,选择越多,冲动则越少。每个品牌都在极力包装自己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亮点,其实是共同在做消费者教育——当你的客户越来越精明,你吸引他的难度就会越来越高。那究竟花落谁家呢?也许不见得是叫得最响的那家。

当车市蛋糕不再膨胀后,怎么样能切到或者守住更大的一块,促使不少品牌开始沉下心考虑存量竞争这件事。这里面或包含几个层面的梳理:

一是,在自家的老客户群体中,哪些是还愿意再购或者转介绍的;

二是,怎样抢别人的目标客户,凭借更高阶的品牌定位和更有力的产品、价格;

三是,在相对大的体系里,是否给客户提供升级空间。

这次从广州车展回来后,我们几个小伙伴还在聊起,现在车展上发布营销理念、服务理念的车企越来越多了,这里面有几类:一类是新车型跟不上或者没有竞争信心的,暂且只能靠这些来维系话题感;一类是在产品基础上深化服务水平,想牢牢抓住几百万、上千万保有客户的;还有一类,是在通过创新营销,***新的细分市场。

第一类暂且不论,第二类的代表绝对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也是本篇的聊天主题。它们的课题是——千万基盘怎么玩?

根据一些公开数据就可以大概扒拉出:近两年,一汽-大众(1991年成立)和上汽大众(1985年成立)均迈过2000万产销大关,东风日产今年产量突破1200万辆,一汽丰田(2000年成立)、广汽本田(1998年成立)在中国也分别积累了800万用户,上汽通用别克(19年成立)拥有1100万中国用户……仔细分析来看,上述每一家都没资本在品牌光环下躺赢,均在产品结构上做了调整,有的已经获利,有的正在承压探索。

大众品牌在中国老百姓当中的口碑地位无需多言,收割了不少60后、70后。听到好几个90后朋友给我吐槽,这些叔叔阿姨老了,赞助子女买车时,还在鼓动孩子们买大众。

但是,大众真的就可以一直香么?SUV的及时导入让一汽-大众抓住了结构稳定器,然基盘越大,增长越难。比如上汽大众就处在产品结构转型的阵痛期,既要承受市场变迁下桑塔纳、老朗逸的占比下滑,又要承受豪华品牌在20-30万的降维打击,因此高端MPV市场、中大型SUV市场、I.D车型所指的新能源市场将帮助上汽大众开启第二征程,同时还有亟待摆脱性价比标签的斯柯达。每一个市场,都不是绝对大块的蛋糕,只能说有机会可寻。

比大众晚入中国市场的日系品牌起量后,有关“大众好,还是丰田好”之类的提问和段子多得不得了。从全球市场看,大众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远高于丰田;在终端,日系车的价格谈判空间也比大众低(日产除外),但观察来看,近两年没有前些年坚挺了,进一步说明市场竞争在加剧。

除了稳定节奏、稳定品质的新车型投放,双田耕耘许久的油电混合车型正在“闷声发大财”。据悉,两年内,丰田在华的主力车型都将拥有HEV车型。同时,丰田还加大了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合资合作力度,以弥补其在纯电车型上的开发不足,以上是丰田的战略布局,重在影响未来3-5年格局。今年来还能看到,本田的思域、飞度新款导入,正在积极示好年轻群体——可以说,日系车在存量竞争中处于收获期。而且,丰田还自备高端品牌,今年,雷克萨斯推出了专属丰田车主的优惠政策。

别克,其实是很不愿意将自己划为普通合资品牌那一支,它安排了不少车型品系,希望能够占领大众、日系和BBA之间的那个区间,比如GS和?Avenir系列。从今年以来的销量及结构来看,这些更高阶、更个性的车型确实帮助别克品牌稳住了部分更有实力的消费者。要说,销量波动的遗憾莫过于三缸英朗遭遇的消费观念尴尬。回归四缸后,英朗销量迅速回升,可见这款车沉淀的市场基础之深——非老牌,做不到。

2016年,Avenir子品牌首款车型落在GL8上,当时别克品牌的负责人就说到“要为把800万别克车主留在别克品牌里面做好准备”。现今拥有了1100万保有用户的别克,除了产品层面对于消费者观念和升级需求的回应,在营销层面也在试着给到销售管理、用户体验更大权重,这从新任别克市场营销部部长的履历上可见一斑,他的规划是“以超级用户思维打造品牌生态”。

不过,笔者认为,在过去攒下的这些千万级基盘中,真正属于各自品牌的核心存量并不多。一方面是当增量很大时,预期较好,厂商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去研究存量变化,消费者跟风购买,也谈不上太多忠诚度;另一方面,受制于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中国式厂商机制,很多用户并非真正有效的掌握在厂家手中,基盘激活难度很大。还有,处在新能源的转型期,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占据了不少消费者的优先认知,老牌合资得心态归零,重新打造自己在新能源市场的形象。

写在最后:南北大众、丰田和通用别克,只是存量竞争中的中间层案例,上有豪华品牌的鹰眼猎爪,下有自主品牌的虎视眈眈,还有各个档次的新势力来搅局,然拥有庞大体系和千万基盘的传统合资品牌必不甘心也不能放弃接下来换购/增购的市场机遇,转型有风险,不转型则是等死。

回到开头讨论的存量竞争三个维度:如何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让客户尽可能从经销商手中转移到厂家手里,如何通过更有力的产品结构抢夺更大市场,如何强化客户与自身高端序列、高端品牌的关联,这将是合资车企后续的重要课题,也是值得我们去长期观察和学习的生存样板。?

关注车业杂谈,一起聊车、玩车、侃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奢侈品品牌如何通过微博营销?

昊铂进军纯电豪华汽车领域,昊铂王牌车型Hyper GT锚定特斯拉MODEL3,相比竞争对手,Hyper GT认为“比Ta贵,但你会选我”。Hyper GT的自信来源于哪?

4月16日,昊铂王牌车型-Hyper GT正式开启预售,五款车型,官方指导价21.99万元-33.99万元。

Hyper GT是昊铂集全球领先科技和体系力厚积薄发的成果,多个王牌技术加持下,一出生就自带王者光环,将颠覆高端纯电市场的既有格局,开启昊铂与特斯拉 “双王”竞争的时代。

七翼GT,凌厉振翅

犹如从科幻**穿越而来的Hyper GT,以独有的“风生水起”设计语言,造就了宛如飓风中流动的液态金属水滴的外观。更为难得的是,Hyper GT还在保证设计美感的同时,以0.1 Cd的量产车风阻系数冠绝全球,这一数值甚至比一根绣花针还低。Hyper GT可以说为行业提供了美学与科学完美融合的设计方案,这是中国制造和设计的平衡,也是艺术和科学在新时代GT产品上的重新统一。

作为30万级别唯一带有旋翼门和三段式尾翼的GT轿跑,Hyper GT不仅做到了酷炫,还很潇洒。Hyper GT的风舞旋翼拥有高达43°的超大开门角度,但宽度却跟一般轿车一样,即使小车位也能轻松实现上下车。另外,Hyper GT的电动旋翼车门还能点动开启,想开多大就开多大。如果遇到障碍物,也会被车门上面的感应器识别,及时停下。哪怕更狭窄的情况下,Hyper GT也能配合自动泊车功能,听你召唤,展翅迎接。

而三段式的风隐尾翼用弧面隐藏式设计,不仅在高速行驶时凌厉出没,产生下压力稳定车身,也能够做到上车就开启,随时随地赚足回头率。

看得出来,Hyper GT并不是一辆低调的车,这也与他们年少有为人群的目标用户画像相吻合:自信张扬,不敛锋芒。年少有为的社会精英往往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和破局者,他们对完美有着近乎执著的追求,能够达到他们高门槛审美标准的纯电轿跑,可能也只有同样追求极致未来科幻设计的Hyper GT了。

米兰设计,新奢

Hyper GT的艺术性远不止于此。Hyper GT的内饰设计凝聚了广州、洛杉矶、米兰、上海三国四地国际设计***们的智慧,以“简约即奢”的理念,创造出“米兰新奢”座舱,对材质用料精益求精的追求,也为身处其中的人带来极致享受。全粒面墨尔本小牛皮座椅,带来优雅致趣的顶级享受;而80年树龄亚马逊原木,仿佛能感受森林的呼吸与鸟鸣,极尽珍稀的奢华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Hyper GT还能摇身一变成为任天堂Switch游戏机专属空间。14.6英寸的2.5K屏幕,配合目前业内最高规格的骁155,运行主流软件和游戏毫无压力。全新的ADiGO 5.0人机交互系统,以4.5分的全球最高语音情感值,让车主与它之间的交流如同老友叙旧般细腻贴心,面对接二连三的发问,它也能对答如流。

如果说坐在车内是在米兰百年艺术之旅中漫游,那么闭上眼睛后,你的灵魂就会瞬间来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全车配备23个比利时著名品牌Premium高品质HiFi扬声器,超千瓦的高功率放大器,带来震撼听觉享受。经由国际著名调音师Peter De Pauw和知名青年钢琴家吉娜·爱丽丝参与音响调校,播放交响乐的时候,无论是管弦乐的高音和打击乐的低音,全部真实还原,仿佛把整个音乐厅都搬到了车内。

打造专业级的家庭,是很多音乐发烧友的梦想,但是邻居嫌吵,家人嫌烦,在家中购买的上百万的专业设备最终闲置,戴着耳机听音质有限,而且久了也不舒服,出门更是没有条件携带全套音响设备。但有了Hyper GT,就相当于有了独一无二的私享音乐空间,只要你进入Hyper GT,你就能感受一场深度的灵魂,你可能会为了听完一整首歌,而舍不得下车。如果你愿意为一套音响买一台车,那么Hyper GT你一定不能错过。

激光领航,懂你所想

随着驾驶功能日益普及,消费者对于驾驶的易用性和可靠性也越来越关注。然而,很多消费者对驾驶功能的态度都是“敢装不敢用”。因为当前主流驾驶功能对路面标线和障碍物的识别率还有待提升,开启驾驶后,在复杂路段反而需要驾驶者更花精力去关注路面状况。

然而这种情况在Hyper GT上却不会发生。得益于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凝结的最强“中央大脑”,Hyper GT可以快速判定和处理非常的指令。3颗第二代可变焦激光雷达,构成黄金三角矩阵,拥有高达300°fov的极广视角,识别距离超过250米。

正所谓“艺高车胆大”,得益于黄金雷达矩阵的超广视角,Hyper GT能够同时抓取多个这辆,并且通过精准的距离判断,变道并线比人类驾驶员更果敢,更干脆。

匝道中,Hyper GT的领航系统也有别于主流驾驶功能,后者只敢以30-40km/h的速度慢悠悠地开,让人恨不得自己接管车辆。而Hyper GT也同样让人忍不住接管,在前方没车的情况下,它常常以60-70km/h的速度快速安全地通过匝道。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更是调侃Hyper GT在匝道上,Hyper GT比他开得还要好。

实力为先,后驱之王

尽管纯电车提速快已经是众人皆知的常识了,但Hyper GT还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基于AEP 3.0纯电平台打造的Hyper GT,绝对是性能的代名词。堪比大排量V8的250kW最大功率和460N·m狂暴扭矩,可以令Hyper GT在4.9秒内完成零百加速。考虑到Hyper GT大大那越级的后排空间表现,工程师团队需要在有限的尺寸下让电机功率尽可能大,这对加工工艺和新材料技术方面绝对是不小的挑战。当然,跑得快还要刹得住,Hyper GT配备了比保时捷718尺寸还要大的刹车盘,搭配米其林EV定制运动静音轮胎,以让这匹性能猛兽能在100km/h的时速下,仅用33.9米级完全刹停,性能堪比超跑。

作为“后驱之王”,Hyper GT的弯道性能同样令人惊艳。牛顿第二定律早就告诉我们,重量是运动性能永远的天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动车“够快不够爽”的原因之一,重量会让车辆的动态慢人一拍。

然而Hyper GT却是一个例外。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为Hyper GT奠定了优秀的机械基础,同时在调校风格上也向保时捷Taycan看齐。此外,独创的AICS智能底盘系统,让Hyper GT的转向灵敏度与精准度均有30%的提升,可以犀利地杀入弯心。日常在老城区的双向两车道行驶,几乎所有车调头时都需要腾挪两把倒车,Hyper GT却能一把完成调头。带有智能主动转向功能的ASTC鹰爪系统,也让打滑失控至此沦为历史,出弯时能更有信心地全力加速。

在预售发布会现场,体验过Hyper GT操控的中国奥运马术三项赛骑士华天表示,这辆令人澎湃的“后驱之王”,将成为他在赛道上的最佳拍档。以极致科技打造的Hyper GT,堪称是纯电豪华轿跑中的操控标杆。

王者登场,加速变革纯电豪华格局

据悉,昊铂还将同步启动V2G车网输电行动,凡预售期间购买Hyper GT的车主,将成为昊铂电能传输大使,首任车主可享受终身免费充电、终身整车质保等权益。这种近乎0成本的用车体验,在豪华品牌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30万的高端市场可以说是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在Hyper GT亮相出场后,曾经***了6年的特斯拉Model 3终于迎来了对手。Hyper GT超前一代的七翼审美、领先一代的AEP 3.0纯电专属平台、领先一级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再加上高一阶层的“米兰新奢”座舱,无不代表着对特斯拉的全面赶超,难怪Hyper GT敢自信地说“比Ta贵,但你会选我”。

如今,纯电双王格局已经形成,豪华纯电市场将迎来剧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儿热搜,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拼多多说交车了,特斯拉说新闻:闹剧背后藏着什么变局?

微博营销,其实主要是利用社交网络中的KOL、各类大V、明星账号的影响力、号召力、示范性,对用户群体进行精准的营销投放,从而获得更好的广告、营销效果。微博创立十年来,月活跃用户达到4.46亿,日活超过2亿,活跃着将近3万个明星、40多万个KOL、150万家认证企业和机构。这些是各类品牌和产品进行广告营销的重要渠道和。

根据寺库发布的《2018微博高端消费影响力***》显示,线上奢侈品购买人群对婚庆育儿、衣食住行、文学、搞笑、设计、宠物等微博内容的兴趣度显著高于整体用户。而这也为这些领域的品牌,特别是奢侈品的营销提供了空间。据《***》显示,在使用微博的奢侈品购买用户中,90后、95后、00后的总比例接近70%。而奢侈品购买用户中的90后、95后比例,显著高于微博大盘相关年龄段。他们更关注大奢品牌CHANEL、LV、GUCCI、HERMES、MOSCHINO、KENZO等,对高端豪华车品牌保时捷、玛莎拉蒂、Mini中国、特斯拉等关注度也超乎想象。所以广告主通过这些用户画像直接触达线上奢侈品过往购买人群,必将有效提高奢侈品品牌广告转化效率。

特斯拉从员工到高管,异口同声说:武汉车主没交车,拼多多在搞新闻。

但多家媒体发出的那几张交车照片,算什么?

难道那辆拖车,不是特斯拉派出的?或者那辆没有上牌正在交付的Model?3,不是正品新车?或者那些工作人员,不是特斯拉的员工或指派人员?

如果以上回答均为否,那说明拼多多涉嫌商业,为何不报警处理?说到底,特斯拉的内部管理太混乱了。

设以上流程不合规,那拼多多是如何做到“自导自演”的?你的基层员工为何能听从拼多多的安排,把一部新车公开交付给用户?流程不合规在哪里,你倒是说出来啊?就算流程不合规,你们内部没有通报与沟通机制?

出现如此乌龙,特斯拉必须负相当责任。

特斯拉称,在整个中都在“优先考虑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但无法获得“被眼前利益所蛊惑的”该车主的理解。

前半部分一点没觉得。当初微信对话曝光出来,明显是交付人员单方面拒绝交付,任凭用户的说明与恳求。之后说与车主做了沟通,但被车主否认。再然后单方取消订单,表示欢迎车主正规渠道购买或***。但车主说,他问过工作人员能否取消订单重新下订,被拒绝了,并被告知没有资格购车了。

然后特斯拉说,自己没有黑名单。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最重要。从时间线和各言论上看,更像是特斯拉在自导自演。

后半部分,用“被眼前利益蛊惑”形容这名武汉车主,非常不明智,也不礼貌。也是接下来讨论的重点。

武汉这名消费者是湖北咸宁人,此前在武汉做了10年的快递员,今年6月已辞职。他一直喜欢特斯拉的Geek精神,并一直渴望拥有一台Model?3。因为预算问题没有成行,直到拼多多这次所谓的“万人团购”。

便宜2万块,对一位快递小哥来说是一个重大。

你不能规定你的客户是看中“眼前利益”还是“长期利益”,毕竟人家只是掏钱买车,并不是你的投资者。难道,特斯拉卖车还要对客户进行智商情商的考核?而且,说的好像特斯拉就不看中“眼前利益”一样,那它之前一到季末就玩各种花样大促销,是看中的什么利益?

我们不妨想一下:快递小哥通过拼多多买Model?3,说明了什么?这是重点。

特斯拉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电动版的沃尔沃,不展开讲了。沃尔沃有一个悖论:当它前几年降价不太夸张时,车主群体画像明晰、理性高知、注重品牌内涵,但销量不尽人意。如今普遍打七折时,车主画像杂乱,感性投机者变多,一进店就问优惠多少。市井气增加也没错,但它的高质感品牌形象,似乎回不去了。

特斯拉也在经历「沃尔沃悖论」。

当快递员小哥都在买Model?3时,双刃剑又启动了。好的是,它可以包容更多普罗大众进而带来更大销量;不好的是,它的品牌溢价急剧下降。曾经的科技先锋车型Model?S,尽管增配降价,但7月只卖出了29辆,沦为了品牌吉祥物。

说这么多想表达:企业的战略是成体系的。当你的客户重心开始下沉时,你的配套政策不必再端的那么高了。否则不会被市场扭曲,也会被内部压力扭曲。

简单说:当快递小哥都成Model?3车主了,你再坚持高冷的直营模式,弊端就多了。

一是,特斯拉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扩张节奏。更便宜的车、更快的扩张、意味着更多车主、更多问题,但直营店的服务载荷早已超标。哪个特斯拉的销售不是996在运转?压力之大,当列各品牌前茅。

上海的交付没有发现拼多多另一用户秦先生、特斯拉说已跟客户积极沟通但武汉车主说并没有沟通、8月18日晚武汉车主收车但特斯拉竟不知情、另外三名团购用户至今沉默,都说明它的服务体系漏洞太多。

二是,特斯拉的高姿态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网购时代。拼多多自出生起就是问题儿童,但它抓住了网络时代的一个命门:没有卖不出去的货,只有卖不对的价格。便宜,成为它切开市场的一把刀。

中国月入1000元的人有6亿,月入不到2000的有9.64亿,这些都是拼多多们的目标客户,和存在的基础。

我不喜欢拼多多,但它没被取缔,并在美股上市,客观上说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

而特斯拉一直是刚性定价,价格没有任何优惠是它一大特色。这个特色面向中高端用户时,好用;但在拼多多横行的时代,有一点曲高和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被中国市场的现实改变。想想路虎十年前加价十多万,如今打七折不好卖的事实。

而拼多多就是那个不太干净的推手。

三是,特斯拉的态度,需要改变。特斯拉骨子里的骄傲,是没法改变的。这种心态在市场下沉时,会被普罗大众的平民思想摁在地上摩擦的。简单说,它的服务面对高端人群并不细致与周到,面对平民人群又不够亲切接地气。

它的那个著名的“禁止转卖”的条款,一定程度上就是霸王条款。合同法第40条,明确不支持这种显失公允的格式条款。何况,它在美国的订金是可退的,在中国就改成了不可退。是否涉嫌市场歧视?

它的出发点永远是:我想怎样,就怎样。

包括几乎所有的事故,它的态度永远是:我的车没有问题,如果有了问题那应该是车主的问题。

比如8月12日的温州失控Model?3,要不是媒体曝光,特斯拉永远不会站出来做说明。而且车主在医院抢救7小时,醒来后也没见特斯拉的人来慰问一声。被曝光后,它至今仍未有说明--而且,Model?3失控在近期至少有三起了。

特斯拉和拼多多,一个是美国天才少年加偏执狂,一个中国问题儿童和投机者,他们俩迟早有一战。

这件事上,从法律角度讲,特斯拉赢面不大;从情感角度大,拼多多赢面不大。所有人都说是双赢,其实很大程度上双输。

特斯拉的骄傲,被中国的新零售当头打了一棒,而且痛苦的发现:自己的任性,不那么好使了;自己的铁粉,不那么好用了。拼多多发现,自己的生意越大,形象似乎越差;费尽心机做活动,最后也被摩擦的焦头烂额。

你问我站谁?还是谁也不站。二者背后都是***裸的资本撕咬,没有一家是真心为消费者着想,尽管一个比一个装得像。

如何预判?还是像最早说的:下策是,对簿公堂拔刀相见一地鸡毛;中策是,各找台阶和稀泥了事;上策是,不如联手一起做新零售,打出一番新天地。

听上去天方夜谭,但通过这战,你没发现二者的品牌调性还是挺接近的吗?

一个是冲入羊群大开杀戒的饿狼,一个是游荡在草原上的掏肛小能手鬣狗,俩人合作特别适合对传统世界的大象、长颈鹿、犀牛、瞪羚,甚至狮子与猎豹,发起进攻。

作为吃瓜群众,不要有太多带入感,也不要浪费正义感。这只是一场资本角力的游戏。我们做好看客,即可。

有两位读者,看的比车聚君更透彻。特此摘录如下:

@凡人_89:拼多多特别想成为电商中的“正规军”,特斯拉也想冲销量市场下沉,需求上应该是一拍即合。但一个傲娇,一个不按规矩办事,就变成了一场闹剧。

@华袍上的狮子:本质是,渠道还是生产商,谁更应该拥有定价权。中国电商的本质认为是前者,复杂产品的生产商认为是后者。我的观点是,谁创造更大的客户价值谁就更有资格定价。中国汽车厂商只想控制定价,却懒得创造价值,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聪明的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特斯拉

上一篇小米汽车定价目标-小米汽车购买者的画像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