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汽车近况-华晨汽车***价格表

tamoadmin 0
  1. 宝马1系降价比3系更狠!但为何我不建议你买?

撰文|张传宇?编辑|路由社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满了失意者和得意者。

年初,受到疫情和年度补贴下滑预期的影响,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新能源车企,陷入了发展的低潮。而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产能、消费的率先复苏,中国新能源市场终于在“跌跌不休”的走势中,走出了一条“逆势增长”的曲线。

华晨汽车近况-华晨汽车清仓价格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也呈现出一个低开高走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0年10月,该细分市场批发销量突破14.4万辆,同比增长119.8%,环比增长15.9%,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并且已经恢复到了2018年同期的水平,开始走上逐步摆脱政策补贴、自主造血的道路。

这背后,既有类似蔚来股价爆发,小鹏、理想顺利上市的乐观故事,也不乏企业停摆、创始人跑路的落寞背影。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汽车产业的历史也从来如此,时代大潮总会卷起大小不一的浪花,有人或被拍上岸去,有人或为后续的汹涌续上火力。2020年,在日益分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上演着一出冰与火之歌。

起落蔚来与“蝴蝶效应”

近期,一则新闻再次触动汽车行业的神经。

有媒体报道称,沃尔沃汽车旗下品牌极星汽车已和亦庄国投(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极星中国总部和极星全国旗舰展厅都将落户北京亦庄。这,或许是亦庄国投错失蔚来汽车之后又一次投资尝试。

极星首款车型Polestar1?

2019年5月,彼时资金非常困难、急于融资的蔚来汽车,主动爆出获得亦庄国投100亿元投资的消息,双方将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将合作建造新的生产基地,生产蔚来品牌的首款轿车车型。

随后的故事已广为人知。蔚来与亦庄国投的“缘分”,最终并没有结果;半年后的2020年2月,合肥与蔚来汽车达成投资协议,“蔚来中国”总部花落合肥。

时间来到2020年11月,蔚来汽车月交付量达到了创纪录的5,291辆,同比增长109.3%。

蔚来、理想、小鹏股价走势

随之而来的是,蔚来汽车股价奔向了57美元的高点,市值最终超过700亿美元,根据MarketWatch提供的数据,蔚来股价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2005.42%,今年迄今为止,蔚来股价上涨了1156.%,超过比亚迪成为中国车企市值的第一名,甚至还超过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车企市值排名世界第三。

2019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被网友戏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而在2020年,李斌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反转,成为最幸福、得意的那一个。

受到蔚来股价上扬和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双重利好,2020年7月、8月,理想与小鹏汽车也陆续上市。截至11月28日,小鹏汽车股价上涨328%,理想汽车上涨243%。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最新市值高达519亿美元,合人民币3225亿元,超过了市值2989亿元的百度,一度杀入汽车公司前十的位置。

毫无疑问,蔚来、小鹏、理想已经在发展速度上至少领先了其他造车新势力一个身位,成为2020年新造车企业的名副其实的三强。美团创始人王兴就依靠对理想汽车的投资,收获了58亿元的盈利,成为这场资本盛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只是,在三家企业股价暴涨的背后,是不可避免的高企的市盈率,以及肉眼可见的估值泡沫。12月初,三家公司的股价在经历了高位疯狂之后,再次回落寻找支撑点。

岁末的狂欢之后,2021年最大的悬念或许就是,蔚来、小鹏、理想还能继续稳做得意者吗?

另一边,蔚来和李斌们越闪耀,就越能衬托出亦庄国投的失落。错失蔚来、再次转投极星汽车无异于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投机。但是,从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策略来看,“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或许又可以看作是反向操盘的典范。

亦庄国投忽略的一点是,中国汽车产业向来是一个与国家政策、地方紧密关联的长周期、高投资产业。比如汽车车型的生产、上市都需要主管部门授予相应资质,而生产基地的投资,都与的招商政策息息相关。

2019年的蔚来汽车,缺乏的正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与背书者,而不是等待蔚来自我反弹、造血的旁观者。比如,前不久亮相的智己汽车,就走上了“传统车企+优势供应商+地方”的造车新模式。

当然,亦庄国投“签而不投”的举动,也能理解。毕竟,在投资行业拥有不错战绩的高瓴资本,也在2019年四季度彻底***了蔚来汽车的股票。

上面两位投资者的选择,也给了“风投”合肥市一个长线投资蔚来的机会。

2007年,合肥市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2019年,又拿出100亿重仓新能源,投资蔚来。合肥市投资战绩超越大多数投资大佬的背后,是其在标定赛道后会真金白银投入巨资引入头部企业,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条件。

合肥市,堪称2020年风投行业的得意者。

在蔚来汽车发展利好的带动下,在招商风投方面颇有心得的合肥市,还顺带完成了江淮大众的改组。2020年5月,大众中国、江淮汽车共同签署了对江淮大众的增资协议。12月2日,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在兜兜转转3年以后,作为大众汽车在“南北大众”之外新晋落子合资企业的江淮大众,最终在增资协议下,正式成为大众中国的“嫡系”。

如果要为合肥引入蔚来、改组江淮大众找出一个最大的受益者。或许,非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莫属。

李斌(左)与?安进(右)在交谈

2019年,在左延安之后,带领江淮汽车屡屡错失发展良机的安进,在媒体的口诛笔伐之下,陷入了一场个人公关危机。一年之后回头去看,在最后的任期内促成江淮蔚来、江淮大众最终落地的安进,反而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得意者,也为江淮汽车乃至中国汽车市场留下了自己的浓重一笔。

得意者寡,失意者众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管理者,都拥有蔚来和李斌的运气。

在大众中国增资江淮大众的背后,隐藏着跨国车企在华寻求控制权的野心。比如,在大众汽车之外,受汽车外资股比政策的影响,戴姆勒、宝马都谋求在华合资公司股比从50%提升至75%。

在中国快马加鞭开启了汽车业转型新赛道加速工程的同时,外资车企仍然在企业控制权、利润分配等问题上反复周旋。

11月28日,大众集团掌门人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在领英发表了名为《我们如何改变大众(How?we?transform?Volkswagen)》的长文。

“大众集团的规模、历史、品牌的当前价值以及在经典汽车制造领域的独特专业知识,在剧变时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在长文中,迪斯坦言道。

迪斯领英发表长文《我们怎么改变大众》

12月1日,迪斯的抗争显然并未收到成效。迪斯虽然没有下课,但也没有赢得大众汽车监事会对其本人的续约合同和填补空缺职位的支持。

或许,处于改革受阻、陷入削权困境的迪斯,在艰难推行Transform?2025+战略四年后,终将成为2020年岁末最大的失意者。

迪斯抛出“我们如何改变大众”的疑问,只是掀开了跨国车企转型困境的一角。在电动车面前,豪华品牌和大众类品牌,同样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从2018年开始的中国车市震荡调整,到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出台,均意味着燃油车在中国车市的黄金时代宣告终结。

不论是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还是以大众、丰田、通用、本田为代表的跨国品牌,即使,2020年还能攫取最后的市场红利,但最终都将不得不面对份额不断萎缩的燃油车市场。

与此同时,在汽车“新四化”的变革年代,出现的另一个新现象是,汽车行业的核心供应商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前台”,成为决定未来汽车技术走向天平上的重要砝码——“他们吼一吼,汽车行业也要抖一抖”。

外媒报道大众芯片供应告急

日前,据自媒体《愉观车市》报道,受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上汽大众从12月4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从12月初起也将进入停产状态。

虽然,大众中国方面回应称,芯片断供的影响被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正在想办法解决。但是大陆汽车在接受媒体访时却表示,“潜在的芯片交付瓶颈或将延续到2021年。”对大众集团来说,好消息是在解决了ID.3的软件问题后,依靠欧洲市场的高额补贴,ID.3实现了月交付10,000辆的出色成绩。

但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如果每家跨国车企都走上迪斯所预见的道路,无法在战略上做到深化、持续,在技术和市场上无法做到兼顾,那么,2020年,或将成为他们集体失意的起点。

同时,南北大众的“断芯”之痛,也暴露了一个事实——我国车用芯片自主率仍处于低位。根据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我国车规级芯片超过90%依赖进口,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芯片,基本全部被海外巨头垄断。

对于兼顾芯片开发的比亚迪等车企来说,这当然是一个绝对利好。但对于专注于软件算法开发的新造车企业、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乃至自主传统车企而言,这又是一个长鸣的“警钟”。

回到迪斯带有“逼宫”意味的长文,我们也不难看出,即便是迪斯这类“汽车强人”、“顶级职业经理人”,在面对汽车产业艰难转型的观念冲突、权力纷争和复杂局面时,也常常力有未逮,不得不行非常之事。

由此对照着来看曾执掌华晨汽车13年的祁玉民,即使在去职多时之后,仍然被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结局,表面上是为华晨汽车的破产终局买单,实则是表明车企变革求存的艰难与风险。

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加快“淘汰”之旅。

无论是众泰汽车、华晨汽车、力帆汽车这些老牌自主车企,还是前途汽车、拜腾汽车等新兴的造车新势力,纷纷走上停摆的道路上。

这背后,?2020年最失意的不光是亦庄国投,还有新能源赛道却不慎押错宝的地方。毕竟,并非所有地方都有合肥市“孤注一掷”的勇气,和日趋成熟的投资know-how。

其中,最为受伤的或许要数江苏地方。比如,南京市参与投资的拜腾汽车,今年6月宣布融资及生产运营遭遇了重大挑战,将停工停产;比如,赛麟汽车的暴雷,为投资方如皋市带来许多非议;此外,淮安市引入的敏安汽车、苏州市招商的前途汽车,都陷入停摆的命运。

前途K50下线仪式

同样受伤的还有江西地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就有10余家造车企业投身江西各地级市,进行生产基地的建造。但截至目前,江西出产的造车新势力,除了爱驰汽车还保有行业的存在感之外,其他的企业已不可避免成为新造车运动的“炮灰”。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200个,相关规划投资金额高达1万亿元以上,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累计超过2000万辆。按照规划,这些项目大多数应该在2020年之前建成投产。但事实却是,它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客与注脚。

从对造车新势力非常开放欢迎,到如今谨慎引入新造车企业,地方对于新造车企业的态度在2020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今,即便电动车生产资质审批权下放了,地方也不能一味大开绿灯。如果只考虑引入,不考虑培育,甚至不与本地产业做深入的结合,那么,地方对于新造车项目的热情,注定会随着产业政策的收紧,企业产品的市场推广不利,而让本地新造车项目迅速归于冷清。这也普遍让地方与新势力们从曾经如胶似漆的热恋情侣,成为互相伤害的陌路人。

在这股地方参与的新能源造车浪潮中,还有一个异类——上海市。它不光拒绝了蔚来后续追加投资的意向,坚定看多特斯拉,而且,还通过使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行政手段,在2020年再次为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增加了推动力。

10月下旬,在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同时,上海市出台了《关于调整本市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对外地牌照在上海市区的限行进一步升级。

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上海使用的挂外地牌私家车高达170万辆。上海“禁外令”的出台,上汽荣威的销量达到了往期的3倍,特斯拉也变得一车难求;蔚来,理想,小鹏等订单数量也成倍增长。

与此同时,11月参加拍卖沪牌的人数也比上月增加了64,771人,达到186,549人,沪牌中标率也从10月的12.7%跌至7.8%。随着拍牌人数的走高和中标率的走低,上海“禁外令”以一种间接但不可阻挡的方式,将更多意向车主推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斑窥一豹,这种来自市场的利好和趋势,无可避免的也将成为得意者的土壤,失意者的怅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宝马1系降价比3系更狠!但为何我不建议你买?

保时捷

蓝旗亚

道奇

兰博基尼

旁蒂克

南汽新雅途

荣威

青年莲花

华晨

凯迪拉克

迈巴赫

福田车系

哈飞车系

通用别克

MG

罗孚

大家还记得“从单车到劳斯莱斯”那个段子吗?

大概意思是,有人本想用2千块买一辆自行车,但身边的人跟他说加多点钱就可以买摩托了,当他决定买摩托,又有人跟他说加点钱可以买辆二手汽车。

在无数次“加一点钱”之后,这人最终都看上劳斯莱斯了,但翻开钱包一看,才记起自己只有2千块。

这本是一个劝告人们要量力消费的陈年老梗,没想到,类似的事情居然在笔者身边发生了。

好友的表弟阿杰(化名)刚出社会工作,想买一辆小轿车上班代步。本来他爸妈只给他10万元的预算,但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购车预算增加到15万,他的目标车型一下子从丰田致炫变为本田思域。

可是他最近在网上了解到,国产奔驰A级的入门价格也就15万多一点,中等配置的A180 L落地价格不到20万。也就是说,如果他再向爸妈多“磨”几下,就能得到一辆奔驰了!可是,再这样下去,说不定他最后都看上保时捷了,但他爸妈兜里的血汗钱就这么多,容不得他一直任性下去。

奔驰A级入门车型在某汽车垂直网站上的报价。

于是,我决定就“20万该不该买入门豪华车”这问题给阿杰一个明确答复,也算是帮他爸妈“止损”的一个好办法。

宝马1系的优惠力度居然比宝马3系大?

过去关于入门豪华车的定义,有很多种解析。有人认为乞丐版的3系或A4L,甚至是低配的5系或E级都算是入门豪华车。但如今看来,那些定价在20万左右的紧凑型豪华品牌轿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门豪华车。奔驰A级、宝马1系、奥迪A3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入门豪华车的定义其实很简单——豪华品牌里售价最低的一款车型。

同属紧凑型级别的豪华SUV,如宝马X1、奥迪Q3等,理论上也算是入门豪华车,但它们的售价明显高于同级别、同平台的轿车,所以不在我们的讨论范畴之内。

凯迪拉克CT4其实也属于入门豪华车,但目前CT4在广州的终端售价依然相当稳定,还没到入手的时机(凯迪拉克的实际售价,大家都懂的)。

为了了解最真实的行情价格,笔者和阿杰逛了好几家广州市内的豪华品牌经销商。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紧凑型豪华轿车的优惠力度,居然比同品牌的中型轿车还大!

以宝马1系(120i M运动套装,相当于次低配车型)为例,其官方指导价为22.38万,经销商给出的裸车报价为16.50万,优惠额度达到5.88万,相当于打了7.3折。算上各种保险税费,最终落地价格约为18.50万。若选择入门版的120i时尚型,落地价更是可以控制在17万以内。

2020款宝马120i M运动套装。

这样的优惠幅度,已经高于中型车级别的宝马3系。要知道,在上一代3系在“换代***”时,其裸车优惠也不到7万,换算下来不低于8折。

再来看奥迪A3和奔驰A,同是次低配车型,优惠额度分别5.13万和5.52万。也就是说,用不到20万的价格,都可以在这三款豪华车里随便选一款开走,而且不是最低配哦!

光看价格确实让人心动,不过,在如此高的优惠背后,是否暗含着某些问题?

豪华品牌的LOGO确实香,但没准半年后就没味道了

同样花费20万,可以买到雅阁、凯美瑞的入门车型,或是思域、卡罗拉等A级车的顶配车型,但同时也能轻松拿走一辆奔驰或宝马。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选择题几乎没有任何难度——肯定是奔驰宝马香啊!光是车头的LOGO,就足以甩开同龄人好几年。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曾经也是一名入门豪华车车主,看了我的亲身经历你就会明白,豪华品牌的“面子加成”能力还真没想象中那么强。

在刚毕业的时候,我在家人的资助下购入了一辆宝马3系320i(2011款,第五代车型)。在拥有它的头两年,我确实感受到豪华品牌带来的光环。然而,再多的光环,也无法改变其“入门豪华车”的身份——第五代宝马3系是当时华晨宝马所有产品中售价最低的车型,而且我买的是320i时尚型,也即车系中的次低配版。

随着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新车出现,这台320i的缺点开始暴露:动力羸弱,连高尔夫也能随便爬我头;空间狭小、路噪明显,长途驾驶相当煎熬;除了6碟CD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科技配置。

我逐渐认识到,对于一款家用车而言,综合产品实力永远比车头的LOGO重要。伴随着越来越多小故障出现,高昂的维修费用让这台3系成为一辆“吃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车。

如今的宝马1系,其车型地位与当年的宝马3系十分相似,而且技术规格更低。这意味着,你在它身上获得优越感的时间,会比我当年拥有宝马3系时更短——别说两年,可能半年后,它的各种短板和缺点,就会掩盖你购车时的兴奋。

以目前的标准来看,宝马1系的内饰设计,确实与“豪华”二字不沾边。

先别论配置,光是那素得不能再素的内饰,就足以让你对“豪华”二字产生怀疑,再看那100kW出头的三缸1.5T发动机,随便一台中国品牌车型都能在动力上碾压它。

无论是动力输出还是运转平顺度,宝马1系这台三缸1.5T发动机的表现确实强差人意。

不光是宝马1系,奥迪A3和奔驰A级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短板。这与车型级别或价格无关,归根到底,还是技术冗余度不足的问题。作为品牌中的入门车型,它们只能用上最基础、最低级的技术,其产品价值只能高度依赖品牌,而无法在实际用车体验中体现出来。

同样的发动机,保养费用贵一倍?

当然了,如果你对动力性能没太大要求,平时用车也只是上下班代步,那体验不体验的确实没那么重要。可是,用车成本是你不得忽略的一环——这不是体验问题,而是钱包问题!

先看保养成本。以最畅销的奥迪A3为例,按照官方要求,小保养(换发动机机油、机油滤清器)的周期是1万公里,材料费接近500元,工时费超过了600元,总费用接近1200元。而用相同动力总成,且有着相同动力输出的大众高尔夫(280TSI),用同等级别的机油,小保养总价也才500元左右。

也许你觉得这千把块钱不算什么,但注意了,这只是最基本的保养费用。按照奥迪官方的保养规定,发动机火花塞需要每两万公里更换一次,费用为1000元左右。再看高尔夫,火花塞保养周期不但更长(三万公里),而且费用也是便宜了一半。

什么?你说保养可以到外面的汽修店做?这未尝不可,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你必须具备鉴别汽车用品真的能力。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目前市面上的机油、火花塞真的多如牛毛,作为汽车小白的你,被骗是分分钟的事。

汽车机油的真,还真无法从外包装看出。

再说了,即便你对爱车呵护有加,每次都按规定到4S店做保养,但车子本身的各种小故障也是难以避免的。德系车的设计思路都是以优化性能为主要目标,零部件的耐用性摆在相对次要位置,车子用久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如烧机油、避震漏油、变速箱故障等),对应的维修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再以笔者的老320i为例,在开了三年多时间后,就出现了气门室盖垫漏油,以及刹车真空泵漏油的问题。4S店当时给出的维修费用接近1万元,由于过了质保期,我也只能自掏腰包。那时候,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豪华品牌”。

产品力与售价不匹配,大幅降价是必然的

同是紧凑型级别的轿车,为何有的车挂上豪华品牌LOGO后就能卖得更贵?因为在LOGO的背后,除了车子本身的生产制造成本之外,还蕴藏着更高的服务营销、人力成本,由此带来的,也许是更尊贵的购车体验、更贴心的售后服务,但更多的,是远高于实际体验的品牌溢价。

这种溢价放在中级车或是中高级车上是合理的,但在一款紧凑型车身上似乎有点别扭,说白了,就是车型级别和技术含量支撑不起品牌形象。

在20万的价格区间内,实在有太多出色的车型了,豪华品牌在这领域内无法施展其真正的技术实力,只能靠品牌勉强维持自尊。久而久之,消费者就会意识到,花20万买到的所谓豪华车,只是一款用车成本不低,性能乏善可陈,配置寒酸至极,且一两年内就会玩腻的车。

这么看来,也不难理解为何入门豪华车会大幅降价了,因为它们的综合产品力与其售价完全不匹配。

这样的车值不值得买,估计大家已心里有数。

文 | 超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汽车

上一篇比亚迪海豚分期免息政策-比亚迪海豚有什么优惠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