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汽车 规划-新能源汽车规划将出

tamoadmin 0
  1. 奇瑞有大动作!新能源战略发布,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
  2.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落地,释放出哪些新信号?
  3. 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4. 新《规划》发布,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
  5. 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炉,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本报记者?陶?震

在阶段性产业发展规划将于年末告一段落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次接续新的顶层设计规划。

根据中国***网发布消息,10月9日召开的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为未来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方向。

新能源 汽车 规划-新能源汽车规划将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2年,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文件,确定了坚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并设定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的产业化发展目标

虽然受到全球经济下行、***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依旧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累计推广车辆超过了450万辆,“占全球的50%以上”。

新的《发展规划》决议通过,无疑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上一轮阶段性发展规划验收后,提出了新的绿色发展增长点。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补贴大幅退坡,由***补贴扶持向全面市场化转型的阶段,此次会议也明确了“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作用”等提议。

此外,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优胜劣汰”加剧,并由大规模普及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会议也释放出“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等信号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数量目标容易实现,但提升发展质量的任务艰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发展规划》未来将会引领社会各方面***,集中力量实现正确道路的更快发展。

此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发展规划》主要涉及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和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四方面内容。

截至记者发稿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仍未公布《发展规划》的最终细则,但从会议传达的内容看,《发展规划》的总体方向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保持一致,但在实施细则上略有调整。

2019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组织召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启动会,并在研究讨论后,于同年12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与《征求意见稿》不同的是,此次《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调整显著,将此前“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修改为“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重点强调了快充在充电技术设施配置中的主体地位。

此外,还首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这类顶层设计的文件中,提出了对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同时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全新动能和政策红利。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为138.2万台,同比增加27.9%。虽然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提升显著,但在450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前提下,距离《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提出的电动汽车1:1车桩比的目标仍差距较大。

“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集中***办大事的重要体现。”崔东树表示,“尤其充电站和换电站是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应对行业全新增长机遇、推动出租网约车未来发展等的重要前提。”

《发展规划》还重点指出,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尤其是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在刚刚落幕的202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有多家涉及芯片、算法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我国目前与特斯拉仍有差距,但在座舱体验和交互体验上,我国已经实现了超越。此次《发展规划》则强调了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产业链的强链补链,以攻克核心零部件的短板。

“新能源车发展既要自主可控,也要快速发展,实现又红又专的新思路。”崔东树称,这也是我国着力加大新能源关键技术公关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把中国车市打造成最具竞争力的国际最高水平车市。”

图源:中国***网、工信部、记者拍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奇瑞有大动作!新能源战略发布,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

试想一下,经过15年的发展,也就是到2035年,国内新车销售量中,将有超过一半的车型,是纯电动车。

这是办公厅最新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对于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划预期。

纯电动车将占到新车销量一半?

这份规划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两个具体销量目标。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请注意这两句话有差别:2025年目标,关键词是“新能源车”。2035年目标,关键词是“纯电动车”。

虽然表述不一样,但其实在政策层面的语境里,新能源车,几乎等同于电动车。

虽然新能源车的身份该如何认定,民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譬如有很多人认为油电混动车(HEV)也应该归入新能源车范畴,但在政策层面,官方认定的新能源车,只包括能享受补贴的车型: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动、氢燃料电池车、以及增程式电动车。

但在这几种新能源车类型里,纯电动车的销量占据了90%以上。所以目前政策层面认定的新能源车,可以等同于电动车。

至于油电混动(HEV)、以及48V轻混,在政策的语境里,一律被划归到“节能汽车”。因为48V轻混对节油效果的提升很有限,所以节能汽车的主力军,应该是油电混动。

就在几天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之前,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起草并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被媒体解读为“国家新能源车政策转向”的信号。被众多媒体解读为“混动进、纯电退”,引起一片哗然。纯电车似乎成了错误的战略方向,应该顺应市场需求,在燃油车基础上,大力发展油电混动汽车,才是未来的正途。此份《路线图2.0》也被视为对丰田和本田的极大利好。

但如今从《规划》来看,政策层面对电动车的支持,发展电动车的决心,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决心更大、投入更大。

例如按照《规划》里的预期,到2035年,纯电动车将占到新车销售的主流,可以理解为至少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使维持目前的年产销2500万辆的市场规模不变化(当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少专家认为到了2030年以后,国内汽车年产销规模将达到3000万辆以上),届时纯电动车的年产销规模将超过1200万辆。而现在是多少呢?年产销100万辆左右。15年时间,要增长12倍!

即便是“2025年占据20%销量份额”的目标,按照2500万辆的总体量,新能源车(主要是纯电动车)至少要销售到500万辆。5年时间,从100万辆规模增加到500万辆,要增长5倍!

这个增长目标,可以说很有魄力了。

未来燃油车要全部升级为油混?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规划里,有这么几条值得注意:

其一,“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比重,各占50%。”这和上文所说的两条技术路线并行的策略,是相一致的。

其二,“2035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这句话指明了燃油车的发展方向。100%纯燃油是肯定不让生产和销售了,做不出油电混动,最起码你得给我加上48V轻混。好在48V轻混技术对车企来说so?easy。完成这一目标毫无难度。

但下面这一条就有难度了。

其三,“2035年新车平均油耗乘用车(含新能源)达到2L/100KM,其中传统能源乘用车(不含新能源)达到4L/100KM,混合动力乘用车4L/100KM。“——这句话有点拗口,简单翻译就是,新车的整体平均油耗水平要降低到2L/百公里,烧油的车降到4L/百公里,用电的车油耗为零,两种车型各占销量一半。一平均,刚好就是百公里2L的水平。

这句话里也透露出一个意思:就是未来的燃油车,不管你走不走混动技术路线,一律向百公里4L的油耗标准看齐。

要想实现4L的平均油耗,难度不小,2019年中国144家乘用车企业中,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56L/100km。照现在的内燃机发展技术趋势来看,几乎只有走转型电气化、油电混动这一条路。当然,油混技术也不一定只有本田i-?MMD或者丰田的THS,也许还有其它的路可走。

对油电混动路线,官方的态度一直是模棱两可。这次在《路线图2.0》算是首次暗示性得给予了肯定。所以有人说对本田、丰田是大利好,也不无道理。只是,《路线图2.0》并不是官方文件,不能代表官方的正式表态,只能算是政策的风向标而已。

要官方来表态支持油电混动车是有难度的。毕竟,要发展和推广油电混动车,有来自市场和技术的两方面困难。市场层面,消费者考虑的是,购买油电混动车型需要多支付的成本,要花至少三四年才能通过节约的油钱补回来,意义不大。如果像电动车一样,通过政策“强制”消费者购买油电混动车更不现实。更重要的是技术层面,丰田和本田几乎垄断了油混技术(丰田虽然放开了一部分但程度很有限),指望丰田和本田主动出让最新技术也不现实。还得靠自主研发、以及从欧美市场寻求合作,这个过程急也没用。

国内包括吉利、长安、广汽都有了自己的HEV相关技术,丰田还把自己的THS技术部分开放给了广汽。国产品牌的HEV车型,或许将是未来重要的增长点。也许我们可以期待一下中日车企在油电混动领域的竞争。

写在最后

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动退、混动进”,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电动进、混动也进,两者齐头并进”。

中国未来15年的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势必将形成纯电动车为主导的“新能源技术路线”,与油混技术为主导的“节能汽车路线”——这两条路线并行的格局。

但是,15年的周期里,要实现“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车,要占据50%的市场份额”,“另外50%的燃油车,要全部升级为油电混动车”。两个目标都不容易。对车企来说,更是压力山大。

但压力大,也得硬着头皮上。中国***目标是力争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当其冲。

未来十五年,对汽车产业的大考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落地,释放出哪些新信号?

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从数据上就能直观感受到,如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4.2亿辆,其中汽车达到3.2亿辆。而另一个方面,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从数据来看,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量已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同时,混动乘用车型的销量已经达到了215.8万辆,同比增长102%,渗透率从2021年的5.5%上升至10.2%。而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到2025年,混动乘用车销量预计为1075万辆,2021-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4.7%。

不难发现,在当前新能源领域中,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广汽等等传统汽车品牌都拿出了相应的技术,整体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以技术著称的奇瑞,更是拿出了凝聚18年混动技术积累的鲲鹏超性能电混C-DM。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甚至表示:“混动技术,你永远可以相信奇瑞!”

什么是“瑶光2025”战略?

“瑶光2025”战略的核心,涵盖火星架构、雄狮科技、***生态、鲲鹏动力四大核心技术领域。

火星架构主要负责提高新车的智能化能力、使用体验、行驶品质等重要层面,雄狮科技则是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体系的***,除了我们熟悉的雄狮智云5.0,在E0X平台的基础上还将有雄狮智云6.0系统,并且智能驾驶部分会升级为Chery Pilot 4.0。

***生态主要服务于交互体验,“1+3+N”便是意味着,1款智慧汽车搭配智云平台、智慧数据、智能升级三项技术,再加上N个生态共建共享的伙伴。至于奇瑞第三代混动科技鲲鹏超级性能电混C-DM,我们留在后面专门解读。

而“瑶光2025”战略更是规划,奇瑞将在2025年之前打造超过300个瑶光实验室,且研发人员超2万人,至于总投入,或将超过1000亿元!

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和星途全新系列星纪元STERRA代表着哪些用户需求?

按***,奇瑞汽车将构建以“奇瑞、星途、捷途、iCAR”为核心的全新品牌矩阵,全面加速新能源化。其中,独立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就是为自主、自创、自由的追新年轻人而来,围绕用户选车、购车、出行、补能等全场景用车体验,构建全链路数字化的触点体验体系,100%直连用户。

同时,iCAR致力于全场景智能研发,切实帮助用户解决车内、车外、乃至延展到生活中的场景需求,还将引入AI做到千人千面的场景体验。

而星途星纪元STERRA的定位将来到“超舒适”品类,为用户带来从车空间到生活空间再到心灵空间,全方位的超舒适体验,且产品线规划将覆盖B到C级,包括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EXEED星途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金新表示:“星纪元STERRA将坚定不移地践行把星途打造成中国高端自主品牌的使命。”

在以“科技·进化”为主题的2023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上,星途星纪元STERRA的首款超舒适中大型电动轿车 STERRA ES携超舒适中大型电动SUV STERRA ET进行了全球首发,而iCAR将在上海车展前夕举办独立的品牌发布会,同时旗下首款车型iCAR S56也将迎来首发亮相。

奇瑞第三代混动科技鲲鹏超级性能电混C-DM又有哪些亮点?

毫无疑问,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将会是国内高性能超级混动技术的先发代表。

从数据来看,作为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基础的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热效率大于44.5%,最大功率达到了115kW,最大扭矩则为220N?m,搭配三挡超混动DHT,不仅最高传动效率大于***.6%,电驱动平均速率同样超过90%。

按驾驶体验来说,鲲鹏超性能电混C-DM车型从30 km/h加速到70 km/h仅需3秒,超车很轻松,而在高速上,从90km/h加速到120km/h也只需3.6s。

如果在四驱系统的加持下,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完成0-100km/h加速甚至仅需4.26秒,同时亏电油耗不过4.2L/100km,综合续航里程更是可以超过1400km,还支持最快18分钟可补能至80%!

未来,将会有超过20款车型搭载C-DM混动技术。

那么,未来离我们有多远?

同样在以“科技?进化”为主题的2023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上,星途瑶光、奇瑞瑞虎 9、TJ-1 以及捷途旅行者这几款车型,就搭载鲲鹏超性能电混C-DM与我们见面了。

其中,星途瑶光就是高端且高性价比的极致车型,堪称20万预算能买到40万的体验,奇瑞瑞虎 9则将以实力成为中型SUV中的搅局者,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更令其锦上添花,TJ-1则主打当下流行的轻越野,可以日常代步、可以周末去野,捷途旅行者也同样是轻越野定位车型,漂亮的设计已经为其带来了诸多粉丝。而在4月中的上海车展上,这几款车型都大概率会亮相。

显然,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所代表的未来,离我们并不远。

进入电气化时代,汽车行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技术跃迁正是破局之本。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也表示:“奇瑞理工男的血液里不仅流淌着汽油,还充满代码与电流。奇瑞汽车现已形成混动、增程、纯电、氢能等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路径,打出新能源战略发展组合拳。”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快开车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对于2021年-2035年的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终于迎来"定向"、"定量"、"定标"的顶层文件。

11月2日晚,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相比于征求意见稿,规划所涉及到的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的销量占比目标、以及产业的基础能力等部署都有多项调整。

例如,将共享化删除,专注于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三条技术路线,重构"新三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强调国际竞争力;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据汽车销售总量目标下调至20%;"三横三纵"布局,让整车与关键零部件都有所技术的创新和积累……

不难看出,相比于征求意见稿,规划的目标更为细化、清晰、务实,推进步伐更为稳健和有条不紊,从追求"量"的规模,聚焦到了"量"的效率。

给新能源的"量变"多一点时间

众所周知的是,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大国,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沉淀和技术不断创新之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在"量"上的增长还并未达到规模级别的效应。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疫情进一步拖慢了新能源增长的脚步。下半年以来,低迷状态有所减缓,但仍然尚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而这也就意味着,距离引发"量变"也仍然尚有一段距离。但是,如若过于激进的追求规模效应,那么便避免不了产业在强化核心技术方面和基础配套实施建设方面的失衡。

这也就是说,作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愿景的最直接指标之一,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规模,需要有更稳健和保守的考虑。因此,规划调整了新的发展愿景,对涉及到新能源市场竞争力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新的部署。

规划指出,到2025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和"充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被提升到发展愿景之中,足以看出其重要性,以及政策对于纯电动车电耗限制的进一步宽松。

此外,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比从25%调整至20%,也无疑是给了新能源汽车更多缓冲时间。如此一来,在销量规模预期上,新能源汽车增长姿态将更为稳健,也更容易达到规模预期。

协同产业链,积累"质变"的前提

提高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汽车强国"的质变,不仅仅需要销售规模的增长,还需要包括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拓展、关键零部件、整车的研发等产业基础能力的积累,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协同。

因此,为提高量变的效率,规划对技术创新、产业生态、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开放合作五项战略也分别做出了全面部署。

其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中,规划指出,要坚持"三横三纵"布局,分别从关键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以及从整车的三条技术路线,也就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切入,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

在新型产业生态的构建中,规划强调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作为龙头,鼓励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跨界协同,打造出一个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集群。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仅是充电网络建设,包括智能路网设施、加氢等基础设施对于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也尤为重要。在深化开放合作上,则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竞争力。

不难看出,向"汽车强国"目标前进,三纵三横的布局,是要打好技术作为产业的基础,并扎实产业多元路线并进的能力。换句话说,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宏图的基本框架。而框架的基础之上,便是要构建一个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带动产业的良性发展。

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刚需条件。另一方面,从现在的新能源发展现状来看,基础配套的完善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市场主导的作用,提高购买意愿,进而实现发展前景所设定的规模。

可以发现,在发展愿景的设定下,相比于征求意见稿,规定更注重从各维度来提高量变促进质变的效率。无疑,细化到每一个技术瓶颈、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都有望大力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红点观察:

规定的落地,给新能源汽车再次厘清了发展的方向与路径,要求新能源汽车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必须是稳健的,因此这也需要产业链进行再次细化、强化和拓展延伸。所以,我们看到了更为细化、清晰的战略部署,以及更为务实的发展愿景。这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无疑更有指导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规划》发布,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

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宠儿。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一、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

未来,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一方面,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升,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强,例如免费或者优惠的停车、免费的充电等等,这些政策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二、智能化、自动驾驶将成为新趋势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越来越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智能化技术将使得汽车更加智能、更加安全、更加便捷。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让人们更加轻松地享受出行的乐趣。

三、新能源汽车将逐渐实现多元化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逐渐实现多元化,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将各自发挥其优势,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四、新能源汽车将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推手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推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传统石油能源的消耗将逐渐减少,这将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趋势。我们期待着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能够更加智能化、更加环保、更加便捷,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炉,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自2012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此,11月2日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在国新办3日举行吹风会中,多部门有关负责人对此次《规划》作出说明,其中,关于《规划》的主要亮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归纳为“四个新”。

顺应新形势

当前,新能源汽车结合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使产品形态、使用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规划》将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

适应新要求

这次《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是要更好地发挥在完善标准法规、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明确新方向

这次《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的新目标,以及“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远期目标。

发展新路径

加强“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三纵”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是指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

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表示,科技部将重点在三大领域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是在推动动力电池向高比能、高安全的方向发展。二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和装备研制,支持轻量化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研发。三是大力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为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支撑。

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荒”问题,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也表示,将通过市场化手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客运枢纽等交通设施,建设配套必要的充电设施,消除新能源汽车车主的远途旅行充电忧虑。

在发布《2012年规划》后,经过***与行业企业的大力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今年“金九银十”已然结束,多家车企陆续公布10月份销售数据,比亚迪公告显示,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23217辆,去年同期为12567辆,同比增长高达84.75%。蔚来汽车10月共交付了5055辆汽车,同比增长100.12%;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连续3个月刷新单月交付记录;小鹏汽车10月新车交付3040辆,同比增长229%。从销量看来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稳定增长期。未来,《规划》工作的落实将更加助力各大车企,给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同时推动并完善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公开征求意见近一年时间,11月2日,关乎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发布。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截图

站在新15年的起点上,本次发布的《规划》与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制定的产业发展背景已然不同,目前,在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面向未来15年,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本《规划》。

《规划》的发布带动了资本市场的热情,截至11月3日11时,新能源汽车板块普涨,其中,派生科技、汉宇集团、英可瑞等多只个股涨幅超过10%。美股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股价涨幅较为明显,截至美东时间11月2日收盘,蔚来汽车股价涨幅8.96%,小鹏汽车股价涨幅6.91%,理想汽车股价涨幅13.44%。

来源:富途牛牛理想汽车股价波动截图

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定档“20%”

此次《规划》的征求意见稿早在2019年12月就已发布,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修改与编制,《规划》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在发展趋势、总体部署等方面大致相同,但在发展愿景等方面有一些修改,如发展愿景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根据此前的《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5%左右,近期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也提出,202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销量要占汽车总销量的15%-25%,由此来看,此次《规划》公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低于征求意见稿中的25%,取了中间值。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为政策驱动市场,2020年到2025年该市场将从政策驱动发展向市场驱动为主体转移,且未来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还有可能面临一定阻碍,如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性、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所以降低目标能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产业和市场各方面也能协同并进发展。他认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个目标比较务实。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4.56%,考虑到今年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等,乐观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理想状态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20%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95%。

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目标被重视

与此前《规划》的征求意见稿相比,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的标准被提升到了《规划》的发展愿景中,即到2025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要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同时,《规划》删除了202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2.0升/百公里的目标。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规划》中的电耗目标给各类车型提供了发展空间,有利于车型多元化发展,如跑车、SUV等电耗相对高一些的车型,也能替代传统燃油车发展。

充电中的保时捷Taycan

据了解,平均电耗指的是平均电能消耗量,是按车型对应车辆数量加权计算得出的一组车辆平均电能消耗量。参考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11批)车型主要参数,经盖世汽车梳理后发现,进入该《目录》的纯电动乘用车有20余款,有12款车型的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高于12千瓦时,如蔚来牌换电式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20.00千瓦时,ARCFOX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6.3千瓦时。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低于12千瓦时的车型几乎占到一半,如长城欧拉牌纯电动轿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0.30千瓦时,比亚迪牌某纯电动轿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1.40千瓦时。

事实上,早在《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业内对于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指标就有一定争议,有观点认为,电耗不宜与油耗简单类比,设置电耗目标有可能影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随着智能网联化不断发展,更多的传感器等智能化器件将增加耗电量,这也会导致电动汽车电耗增加。

在此次《规划》中,盖世汽车发现,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愿景被相对弱化,相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规划》删除了“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的目标,而是提出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规划》将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销量目标去除,或与各方对智能网联的定义不明确有关,如果把L2级别的汽车也被定义为智能网联,那今年就有可能突破30%。他认为,高度自动驾驶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用化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律,所以《规划》还是以务实为首要出发点,修正了原先政策上的不足。

充换电设施、氢燃料建设再被提及

《规划》除了对未来15年发展愿景进行变动以外,还对充换电网络建设和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重点提及。在《规划》的第六章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中提到,要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其中,《规划》提出,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对此,崔东树认为,《规划》对充换电设施的提出是在强化充换电服务,对充电和换电模式有更强的指导意义。“慢充是未来发展方向,快充也要建立体系,换电模式有场景的特殊性,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了。”崔东树说。

来源:蔚来汽车

在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氢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健全氢燃料制储运、加注等标准体系。加强氢燃料安全研究,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

此外,还将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的管理规范。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36个城市公布氢能发展规划与政策,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74座加氢站,在建32座,预计2020年加氢站保有量将超过100座。

结语: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从《规划》总体来看,未来15年部署的总体思路仍然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对现有发展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完善和提高,如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等。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指明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新能源

上一篇一汽 汽车之家-一汽汽车之家报价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